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村莊空心化和‘三留守’是一個問題的兩個側面。外在表現是村子空了,本質上是人一茬一茬離開農村。農村是我國傳統文明的發源地,鄉土文化的根不能斷,農村不能成為荒蕪的農村、留守的農村、記憶中的故園。”
2017年12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指出:“我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出發、著眼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順應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決策。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
2018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要深刻認識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扎扎實實把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好。”
2018年9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時指出:“我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對鄉村振興戰略進行了概括,提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這其中,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是總方針,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是制度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現代化進程中,城的比重上升,鄉的比重下降,是客觀規律,但在我國擁有近14億人口的國情下,不管工業化、城鎮化進展到哪一步,農業都要發展,鄉村都不會消亡,城鄉將長期共生并存,這也是客觀規律。即便我國城鎮化率達到70%,農村仍將有4億多人口。如果在現代化進程中把農村4億多人落下,到頭來‘一邊是繁榮的城市、一邊是凋敝的農村’,這不符合我們黨的執政宗旨,也不符合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這樣的現代化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40年前,我們通過農村改革拉開了改革開放大幕。40年后的今天,我們應該通過振興鄉村,開啟城鄉融合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