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推動鄉村文化振興,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和公共文化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深入挖掘優秀傳統農耕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培育挖掘鄉土文化人才,弘揚主旋律和社會正氣,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改善農民精神風貌,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
2018年9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農村現代化既包括‘物’的現代化,也包括‘人’的現代化,還包括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我們要堅持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一體設計、一并推進,實現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跨越。”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農耕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我國很多村莊有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歷史,至今保持完整。很多風俗習慣、村規民約等具有深厚的優秀傳統文化基因,至今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要在實行自治和法治的同時,注重發揮好德治的作用,推動禮儀之邦、優秀傳統文化和法治社會建設相輔相成。要繼續進行這方面的探索和創新,并不斷總結推廣。”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農村政策千條萬條,最終都得靠基層干部來落實。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有幾百萬農村基層干部,常年風里來雨里去,同農民直接打交道,是推動農村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的基本力量。這支隊伍總體是好的,是信得過、靠得住、有戰斗力的。”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