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先試積累經驗
日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十四五”規劃》(下稱《規劃》)正式落地。《規劃》提出,擴大金融高水平開放,不斷強化金融開放樞紐門戶功能,推進人民幣可自由使用。
關于推進人民幣可自由使用的具體舉措,孫輝表示,“十四五”期間,將在重點領域、重點主體內實現人民幣跨境使用重點突破。堅持市場驅動,以原油、鐵礦石、糧食、橡膠等大宗商品和境外承包工程等重點領域,以及一些重點企業為突破口,培育市場主體人民幣結算習慣。此外,完善制度,形成規則明確、條文規范、體系完備、可操作性強的人民幣跨境使用政策體系,推動落實“凡是外匯能做的,人民幣都能做,而且更為便利”。
“隨著國內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國內經濟、金融與全球逐步深度融合,全球對人民幣資產配置需求持續增加,國內外企業雙向投融資、貿易活動更加頻繁,在這個大背景下,推動人民幣可自由使用,可以便利企業投資貿易資金雙向流動。”光大銀行分析師周茂華表示。
如何實現人民幣跨境使用重點突破?周茂華認為,一方面通過支持境外投資者投資在滬股票、債券等資產,推動人民幣在國際儲備中的比重上升;另一方面鼓勵相關企業在原油、糧食等商品國際貿易和跨境工程投資領域“無障礙”地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支付和投融資,既有助于企業規避匯率風險,也推動了人民幣在國際貿易投資中廣泛使用。另外,通過這些重點領域、重點主體實現人民幣跨境自由使用的試點,積累經驗,條件成熟逐步向其他領域推廣。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表示,人民幣國際化是一個逐步的過程,培育市場主體人民幣結算習慣也是一個逐步的過程,而且推進這項工作涉及的主體、領域較多,需要在重點領域、重點主體重點突破積累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展開。在具體實施上,可以選擇部分大宗商品,以一些重點企業為突破口,在自貿試驗區及臨港新片區金融開放先行先試,積累經驗。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