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鐘春平
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數字經濟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中的作用。隨著互聯網大范圍普及和運用,消費也與互聯網結合起來了,云端消費變得更為普遍和時尚,各類產品的消費市場在“云端”得到了不斷擴張,云端消費呈現普遍增長態勢。對此,我們要積極推動云端消費健康可持續發展,讓技術創新帶來的新消費模式,更好促進經濟發展、改變社會、為人類造福。
云端消費快速發展的原因
首先,中國社會經濟規模大,消費空間大。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無論是全社會的消費,還是分城鎮和農村居民,消費水平都在不斷提升。在這種龐大消費基礎上,無論是何種消費方式,只要滿足居民的需要,通常都會有較大的市場和空間。
其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過去四十多年來中國發生了巨大變化,特別是過去二十年,中國普通百姓的生活發生了顯著改變。這種變化很大程度上是由技術直接推動的,尤其是信息技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和應用,從固定電話、尋呼機、移動手機再到智能手機,移動互聯網再加社交軟件,價格越來越低,操作越來越便捷,使用的友好程度不斷改進,老幼皆會。由于越來越多的事務都跟網絡有機關聯起來,因而“云端”事務也就是遲早的事情了。
再次,信息技術使得市場信息搜尋更加容易,交易成本降低。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不僅擁有廣大的使用群體,同時,信息變得更多,帶來了市場搜尋匹配的新變化。供需雙方通常在市場上獲取信息,特別是賣方的價格和質量等信息,如果市場上交易者越多,特別是賣家越多,越容易進行比較及形成競爭。在一般的有形市場上,會通過詢價和觀察等方式,以較耗費時間精力的方式獲得此類信息。通常這些信息獲取也會有相應的收益:隨著信息的增加,市場會更容易達成交易,提高成交量,減少供需兩個層面的閑置,由此增加供需雙方的福利。
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市場變得更加一體化,獲取信息的成本變得更低:消費者可以在更大范圍內選擇各種商品或者勞務的價格等信息,能夠對其他消費者的評價等進行跟蹤分析,評價商家的信譽等,也可以在多個交易平臺或者商家間進行對比,獲得更加準確的信息?;ヂ摼W的普及使消費者可以足不出戶獲得更大范圍的市場信息,而不局限于當地或者附近的市場信息,獲得的信息變得更加豐富,能夠就價格等信息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比較。如果愿意投入更多的時間,可以獲取全球范圍的相關信息,而這在此前是難以想象的。
疫情期間,由于人跟人之間的接觸變得有風險了,而互聯網交易相對更加安全。傳統的市場需要消費者去實體店進行面對面的交易和接觸,而互聯網云端交易擺脫了這種接觸可能帶來的風險,互聯網交易平臺獲得了更多消費者的認可。疫情后期,平臺進行了各種折扣活動,吸引更多的消費者繼續在平臺進行云端消費。
云端消費健康發展的改進措施
技術創新帶來的消費方式的變化,會帶來正面和負面的影響,需要更好地容納可能的風險,引導技術更好地改變社會、為人類造福。
第一,產品質量依然是關鍵,產品應盡可能標準化。標準化的產品可以盡可能地避免產品質量及后續糾紛,也是云端消費持續發展的關鍵。這需要對產品的進貨等環節進行更嚴格的篩選。商家需要更多地站在消費者角度,嚴格產品的標準,以品質取勝。
第二,強化交易雙方的信譽機制,樹立良好的理性的市場行為。商家需要更好地確立“誠信經營”的理念,減少短期行為,特別需要樹立質量和品質取勝的思想。對于消費者而言,也要盡量保持良好的消費觀念,減少不必要的套利和短視行為,更需要避免短期“占便宜”的行為。只有交易雙方都立足長遠,有效的市場規則才能確立起來,市場才能健康發展起來。
第三,加快社會信用制度建設,在制度層面引導互聯網市場的規范化發展。從根本上說,需要建立社會化的信用機制,在一定程度上進行社會化的信息甄別和評價。信息社會的到來,為社會信用制度建設提供了基本的信息要素,如何使消費者的信用有效地納入社會化的信用體系之中需要進一步挖掘。在保證個人隱私的基礎上,對社會化的信用進行更多的獎懲安排,比如信用可以用于租房及借貸業務。對于商家,同樣需要對其誠信程度進行評估,對商家的誠信程度進行排序等,便于一般消費者進行選擇。
第四,需要采取有效監管措施,強化約束機制。市場化的交易是根本,自發交易是根本,但也需要加以監管,特別是對破壞市場公平交易的行為需要加以監督,完善約束機制。對互聯網交易的產品要加強質量的抽查,對發現問題的商品加以公告,并不斷加大懲罰措施,嚴格執法。
中國經濟大家談系列稿件
經濟大家談 | 無接觸經濟有望成為中國經濟未來的一個長期風口
經濟大家談 | 對“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趨勢的基本判斷(之一)
經濟大家談 | 對“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趨勢的基本判斷(之二)
經濟大家談 | 堅定用新發展理念引領“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經濟大家談 | 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是新時代對外開放思想的偉大踐行
經濟大家談 | 進一步釋放“新消費”潛力,促進國內經濟大循環
經濟大家談 | 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構建良性持續的國內國際雙循環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