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服務業發展的基本特征及其未來發展趨勢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化和國際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服務業持續快速發展,在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擴大就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前,我國服務業正處在結構調整轉型、與工業并行發展的階段,未來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我國服務業發展的階段與特點
當前我國人均國民收入(GNI)已達到中等收入水平,服務業發展進入與工業并行發展階段,呈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已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服務創新是我國服務業加快發展的重要動力,傳統上存在于生產過程中的研發、創意、物流、營銷以及各種專業服務等逐步分離出來,促進了服務領域的拓展,并帶動一大批新興服務業的興起和迅速發展,直接促進服務業乃至經濟結構的調整與升級。服務領域經營管理創新正在逐步深化,特別是在商貿、餐飲、運輸等傳統服務領域,現代化管理方式、經營組織、服務業態、技術手段被廣泛應用。大型城市服務業聚集發展程度趨于提高,北京、上海等特大型城市服務業集聚和縱深發展的態勢突出,服務業已經成為大型城市的主導產業,城市服務功能不斷提升。近年來我國服務業對外開放持續擴大,服務貿易發展迅速,吸引外商直接投資額穩步增長。我國服務業在全球服務業分工鏈條上的地位有所提升,特別是服務外包規模迅速擴大,2001年—2010年年均增長超過20%,2010年我國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金額達到了144.5億美元。
——我國服務業發展處于結構調整與升級的加快發展期
伴隨服務業持續快速發展,我國服務業內部結構調整也出現了積極變化,服務業結構轉換與升級趨勢逐步顯現。金融業、房地產業等生產性服務業的增長速度明顯高于整個服務業的增速;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等技術和知識密集型的服務業呈現高速發展態勢;生產性服務業逐漸成為帶動服務業發展的重要動力。交通運輸倉儲業、批發零售和住宿餐飲業等傳統流通性服務業仍占服務業主導地位,但傳統服務業現代化程度快速提升,以經營方式和服務方式創新為主要特征的新型流通業態正在快速發展,以現代信息技術為重要依托的網絡銷售已進入規?;瘯r代。
——我國服務業發展水平和質量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與經濟發展所處階段及其發展要求相比,我國服務業發展水平仍相對較低,而且長期形成的一系列結構性矛盾也日益突出,影響著服務業自身的發展和結構升級。與發展水平相當的印度、巴西相比,我國服務業比重低了22.1個和10.5個百分點,服務業發展總體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后導致服務供給總量與結構不足,總量矛盾集中反映在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領域,結構矛盾主要表現在生產性服務業供給不足、服務價格居高不下等方面。導致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后的主要因素是服務業發展要素投入結構性不足,服務業發展仍然較多依賴傳統要素的投入,仍然以固定資產投資擴張為主,創新投入水平依然不高。服務業對外開放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