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業具有能耗低、效益高、污染少的特點,符合低碳經濟發展的目標,為低碳經濟發展提供了保障。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化,服務業在全球范圍內得到了長足發展,成為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趨勢。服務業的持續快速發展及其在經濟結構中占據主導地位,是建立在工業化較為發達的基礎上的。服務業發展主要依賴于知識、創新、信息、管理、品牌等高級生產要素和無形資產。這些要素資源應用不僅有利于緩解自然資源供給的壓力、減輕對生態環境的破壞,而且有利于促進技術與知識密集型服務業逐漸成為引領服務業發展的龍頭,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升級。
國際服務業發展及其結構升級的基本規律
——服務業發展已成為全球經濟發展與結構調整的主要趨勢
近半個世紀以來,世界經濟結構經歷了深刻的變化和調整。服務業在全球范圍內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呈現出服務業增加值比重不斷上升的趨勢。截至2010年,全球服務業總規模超過37萬億美元,增加值占全球生產總值 (GDP)的比重達到71%,比1970年提高了18個百分點。中等收入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普遍出現了服務業加快發展的態勢,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從1990年的46%提高到2010年的55%,部分國家已實現或接近實現向服務經濟的轉型。如俄羅斯服務業增加值比重由2000年的56%提高到2010年的59%,南非則從65%提高到67%,印度從51%提高到2010年的55%。
——全球服務業發展水平呈現明顯的階段性變化特征
服務業發展水平與工業化程度密切關聯,服務業發展呈明顯的階段性變化特征。從全球范圍來看,人均國民收入水平與服務業增加值之間存在著明顯的正相關關系,且呈明顯的階段性變化特征:當人均收入水平3000美元以下、工業化還處于快速發展的中期階段時,服務業以傳統商品流通性服務業和個人服務業為主。當人均收入水平達到3000—11000美元時,經濟發展由工業化中后期向工業化后期邁進,生產性服務業和社會服務業開始興起和快速發展。當人均收入達到11000—22000美元時,經濟發展進入工業化后期階段,生產性服務業和社會服務業發展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服務業進入持續快速發展的新階段。當人均收入超過22000美元之后,服務經濟進入較為發達的穩定發展階段,服務業發展速度趨于平穩,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隨人均收入的提高而平穩上升,并穩定在70%以上水平。
——全球服務業發展趨勢與轉型升級的動力
服務業是各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心,也是吸納社會就業的主渠道。目前全球服務業呈現出明顯的結構性升級趨勢,技術和知識密集型的生產性服務業和社會服務業成為服務業發展的龍頭。從發展動力看,創新要素投入成為推動服務業發展和結構升級的核心動力,知識與創新投入已成為服務業發展的主要動力。如美國服務業1998年—2004年的無形資產投入中,研發投入份額不到20%,包括人力資源培訓、企業流程等企業專用資源的投入超過30%,品牌投入占15%,數據及信息資源投入為15%。隨著技術和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的興起,網絡電視、博客、移動游戲、電子商務、文化創意產業等新興知識型服務業不斷涌現和加快發展,美國版權產品產業產值從1996年開始超過汽車、農業等傳統產業。
商貿、運輸以及餐飲等傳統服務業通過運用新技術、新知識進行改造,創新和轉型升級不斷加快。服務業已成為全社會創新的重要源泉和經濟發展與運行的關鍵要素。
——大都市成為服務業集聚發展的主要載體
從世界范圍來看,服務業發展與城市化及城市發展密切相關。隨著市場化水平的提高和城市規模的擴大,高度密集的人口、數量眾多的經濟組織及其相互間日益密切的經濟聯系,為服務業發展提供了市場基礎和空間。服務業向城市特別是大型城市集聚發展態勢日趨明顯。國際化大都市和經濟中心城市已經成為服務業發展的主要載體,國際化大都市服務業增加值比重基本在70%以上。在服務業向城市集聚發展的過程中,服務業自身也存在著向城市內部的特定區域集聚和向制造業集聚區域集中的集群化發展態勢。日益強大的城市服務功能已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 “引擎”,大型城市成為引領地區和國家服務業發展的龍頭。
——經濟全球化促進了全球服務業及經濟結構調整升級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不斷發展,世界各國經濟的融合程度進一步加深,國際分工協作從傳統的制造環節日益向生產性服務業等高端環節延伸,與制造業相關的服務業國際轉移越來越占據重要地位,帶動了服務貿易持續快速發展,引發了全球新一輪經濟結構調整與升級。近年來全球服務業的離岸外包高速發展,服務業外國直接投資迅速擴張,以跨國公司為主體的全球服務產業鏈加速形成,服務業全球化發展趨勢不斷加快,服務貿易已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內容,發達國家一直占據服務貿易主導地位,但發展中國家通過承接服務產業轉移也加快了自身服務業的發展與轉型升級。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