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控三公消費改變公車采購格局
自主品牌或可新增銷量70萬輛
受到政府限制三公消費的影響,公務用車采購及使用被嚴格管控。不過,從去年的情況看,汽車總體銷量已經突破2000萬輛,繼續一路高歌,不到100萬輛的公務車市場,其改革對整體汽車銷量的影響可以說微乎其微。
限制三公消費,沒有影響到汽車市場的總體銷量,但對公務車采購的格局影響較大,購車的品牌會有一個大的變化,會向自主品牌傾斜,將會給自主品牌帶來近70萬輛的市場需求。
“政府在公務車方面的改革力度很大。很多政府機關、國企等,去年都沒有采購新車的計劃。”有不愿具名汽車業內分析人士告訴記者,即使有采購計劃,多數也側重于自主品牌。因此,限制三公消費對公務車采購的格局影響比較大,購車的品牌會有一個大的變化。
關于公務車采購,《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要規范并嚴格執行領導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不準多處占用住房和辦公用房,不準超標準配備辦公用房和生活用房,不準違規配備公車等。
相比公車采購格局的變化,“公務車市場對我國汽車行業總體的影響并不大,我國每年公車采購量約為70萬輛-80萬輛,占比全年汽車總銷量不到10%,限制三公消費對我國汽車行業的影響相對較小。”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李宇恒表示。
李宇恒認為,限制三公消費,更多側重于公務消費的奢侈浪費。公務車中高端汽車占比相對較小,從規模上看,高端公務車在我國公務車中的數量約為幾萬輛,這對我國年均銷售近2000萬輛的汽車市場而言,可以說是影響甚微。
“其實,除了奧迪之外,其它豪華車品牌在公務車采購中的占比還是較少的。”上述分析人士表示,從整體汽車市場來看,相對于2000萬輛的汽車市場,不到100萬輛的公務車市場,基數很低。只是,未來,隨著政策的深入,外資品牌在公車采購中的占比萎縮會很大,自主品牌會占據公車采購中的大部分份額。
《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明確規定,公務用車實行政府集中采購,應當選用國產汽車,優先選用新能源汽車。“從規模上來看,2012年我國公務車采購量約為80萬輛,自主品牌占比約為10%。公務車采購不再選擇其它品牌之后,將會給自主品牌新增近70萬輛的公務車需求,將有助于提升自主品牌汽車的業績水平。”李宇恒表示。
與此同時,自主品牌發展如何,也決定了中國能否從汽車大國升級到汽車強國;自主品牌發展速度快慢,同樣也決定了何時這個“大”字可以改為“強”字。而在這條路上,那些合資品牌的對手們不僅生來強大,而且也在積極進步著,本來已經舉步維艱的自主品牌,還面臨著強大的對手們。由此,在這條路上,政府的支持就變得彌足珍貴。
“對于中國的汽車產業來說,自主品牌的技術、產品提升很重要,而要想成為汽車強國,領導人的帶頭作用更重要。”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曾對記者表示,雖然我們的品牌知名度有差距,但是,產品質量沒問題,這是一個過程,政府已經開始支持了。這對自主品牌來說,是非常好的事情。
上述分析人士認為,汽車市場化程度很高,具體到哪些自主品牌能夠吃掉這個市場份額,還有待觀察。去年整體影響不是很大,觀望狀態比較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