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述數據上不難看出,我國的餐飲業在2012年遇到了一定的困難,但是并沒有影響到企業的根基,也有企業抱著樂觀點態度,以為國家對于限制三公消費的影響會隨著2013年的到來而結束,但是,令他們意想不到的是,在2013年限制三公消費的政策不松反而緊,餐飲業上市公司業績在去年一季度出現大幅下滑后,無奈開始了轉型之路。
根據全聚德發布的2013年半年報顯示,公司在報告期內實現營業總收入為8.5億元,同比下降6.5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158.04萬元,同比下降了31.45%。
同全聚德一樣“受傷”的還有湘鄂情。湘鄂情中報顯示,公司在報告期內凈利潤為-2.2億元,同比下降了388.08%。
另外,國內一些高端餐飲企業,包括靜雅酒店、俏江南等企業也在備戰上市,但是,在行業調整下,他們的上市步伐被擱淺,而且業績也像其他企業一樣,遭遇“滑鐵盧”。
12月8日,中辦、國辦印發《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下稱《規定》),再次劃定了一道道“舌尖上”、“車輪上”的紀律紅線,比如明確工作餐應當供應家常菜,不得提供魚翅、燕窩等高檔菜肴以及香煙和高檔酒水。
在政策的“高壓”下,高檔餐飲業的轉型迫在眉睫,而走老百姓吃得起的大眾餐成為高檔餐飲企業的轉型寫照。
事實上,在資本市場的大軍中,餐飲業可稱得上是“小眾”,但是,從幾家上市公司的業績表現來看,政策的“打壓”對他們帶來的影響不言而喻,建立在特殊群體的畸形高端餐飲業開始回歸餐飲業應有的屬性。
為應對市場的變化,餐飲企業紛紛推大眾餐來“御寒”。例如,全聚德開發中低檔創新菜,全年開發創新菜品350個,其中低、中檔菜品合計占創新菜總數占70%。另外,凈雅酒店調整菜品結構,增加家常菜、小海鮮,修改菜譜、下調價格,并停售高檔魚翅燕窩、單價200元以上菜品,人均消費下降30%。
除了菜品上的調整,有的餐飲企業開始多元化經營。其中,湘鄂情為自己定制的目標鎖定在環保與餐飲兩大主業。
在湘鄂情看來,進軍環保是公司“兩條腿走路”戰略的措施之一,在高檔餐飲業持續低迷的背景下,湘鄂情正持續“加碼”環保業,尋求新的盈利點。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