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體育局自行車運動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是全省自行車、馬術、滑板、擊劍等項目競技訓練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現有運動員、教練員及管理人員100余人,有場地短組、場地中長組、公路組、小輪車組、山地車組、二線組等6個自行車運動隊和1個馬術聯辦隊。
2024年以來,中心黨總支不斷加強改進、抓穩抓牢思想政治工作,培育打造“追逐夢想·騎冀天下”運動隊思想政治教育品牌,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聚魂、指導實踐,用豐富的紅色資源浸潤初心使命,用深厚的體育文化涵養精神特質,推動思想政治工作成為強化政治忠誠、賡續紅色血脈、傳承體育精神、激活初心使命、提升競技水平的賦能之舉。
扎實推進“三大舉措” 持續提升黨建工作“含金量”
一、打造“三個課堂”,拓展思想政治工作陣地。發揮課堂教育主陣地作用,深入開展政治理論學習、追尋紅色記憶、冠軍感悟分享等系列教育活動,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武裝與賡續紅色血脈、弘揚體育精神有機結合,打牢思想政治工作根基。一是“政治理論課堂”制度化。在中心黨總支會議和5個黨支部堅持政治理論學習第一議題制度和每周理論學習日制度,針對隊伍長期駐外分散訓練實際,制定同步學習計劃,持續開展“黨課開講啦”和“學理論、強素質、作表率”主題讀書交流活動,通過班子成員領學授課、視頻教學、個人自學等形式開展政治理論學習。把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必修課,不斷強化看齊追隨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堅定理想信念,增強雄心壯志,做到以學促干,以更加飽滿的精神面貌投入訓練備戰。二是“紅色基因課堂”“浸潤化”。充分利用比賽訓練駐地的紅色教育資源,開展跟著賽訓追尋紅色記憶“騎行+紅色教育”主題黨日、騎行打卡紅色地標、重溫入黨誓詞和讀好書、看好片等系列活動20余次,引導運動員從黨的光輝歷程中感悟真理的味道、信仰的光芒,不斷汲取奮進力量,增強運動員骨氣,堅定運動員理想信念,大力弘揚中華體育精神,引導運動員把刻苦訓練、拼搏進取作為應盡的責任,把拿金牌、升國旗、奏國歌作為應有的擔當,做有理想、有擔當、信念堅定的新時代有志青年,將傳承紅色基因與踐行初心使命結合起來,匯聚起奮進新征程、“騎冀”新時代的磅礴力量。三是“冠軍分享課堂”近距化。注重以老帶新,老隊員郭帥向極具天賦但陷入困境的新入選國家隊的年輕運動員分享了職業生涯中遇到的各種挫折和困難經歷,經常陪伴在年輕運動員身邊并鼓勵他,在郭帥的幫助下,這名新隊友逐漸找回了自信,在2024年全國錦標賽中,憑借出色發揮,獲得了男子團體競速賽以及凱林賽雙冠軍。定期舉辦“冠軍榜樣在身邊”主題分享會,邀請運動員心目中的冠軍偶像,深入到備戰訓練一線與運動員進行面對面交流分享,通過講述自身經歷以及如何克服困難走上冠軍道路的心路歷程,讓大家感悟榜樣的力量,教育引導運動員樹立不斷進取、永不言敗、向人生極限沖擊的奮斗精神,強化“敢于超越自我、敢于戰勝困難、敢于打敗對手”的必勝信念,在實現自我價值中擦亮青春底色,續寫河北自行車運動輝煌新篇章,為建設體育強省作出新貢獻。
二、培育“三個品牌”,夯實思想政治工作根基。立足中心資源優勢,培育思想政治工作品牌,互聯共享京津冀優質資源,不斷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發展空間。一是培育“聯學共建”品牌。深化與國家體育總局和京津對口中心、協會合作,深入開展“聯學共建”活動,簽訂“聯學共建”協議7份,形成長效思想政治工作聯建機制。先后與國家體育總局相關中心(協會)、小輪車國家隊和京津自行車運動中心(協會)開展全方位聯學共建活動10余次,與北京蘆城體校交流互訓運動員4人,相互借鑒、相互學習、互促工作。二是培育思想文化品牌。深入開展“隊魂”教育,讓運動員參與到隊旗、隊徽設計之中,在潛移默化中為運動員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組織新隊員入隊授予隊服、入隊宣誓,及時記錄運動員訓練、比賽、生活中值得紀念的時光,為退役運動員制作“電子日記”、開好離隊座談會。征集創作隊歌《用心飛翔》和《向著太陽追逐夢想》,開展“唱響隊歌,追逐夢想”活動,鼓舞士氣、振奮人心。邀請書法名家走進運動隊,為運動員傳授書法技藝,分享書法藝術魅力,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提升文化素養。開展優秀訓練日志評選,幫助運動員日有所記、記有所得、得有所悟、悟有所思,同時通過挖掘日志中鮮活的訓練故事,激發運動員“不畏風雨、勇攀高峰”的體育精神。選樹優秀訓練標兵,引導運動員將日常訓練與思想建設相結合,形成“以筆為鏡,照見成長”的良性循環,既加強了對日常訓練成效總結剖析,也不斷提升了運動員人生境界。三是培育主題實踐品牌。結合運動隊實際不斷豐富“胸懷祖國、刻苦訓練、遵紀守法、爭做楷模”主題實踐活動形式和內容,持續深化落實六項措施,并將其融入運動員生活、學習、訓練各環節:一是每周常規性組織全體運動隊人員集體開展升國旗、唱國歌儀式。牢固樹立運動員“黨的培養、祖國培養”意識和奉獻精神。讓運動員認清使命,認清個人成績與國家培養的關系,始終把國家和省的榮譽放在第一位。二是組織開展封閉式軍訓活動,把作風養成作為軍訓的重要內容,通過內務秩序、軍容風紀、禮節禮貌等,培養運動員們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軍人舉止,增強隊伍整體的紀律意識、團隊意識、提升集體榮譽感。三是開展“爭標兵當先進”選樹活動,設立光榮榜,引導運動員向先進學習、向先進看齊,積極發揮先進典型引領作用,每季度評選一次季度“訓練標兵”,年終評選出年度標兵,并予以表彰獎勵。四是聚焦運動員的全面發展,開展“學理論、學技能、學法規、學禮儀、學先進”等五學活動和“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勞動、學會學習、學會審美、學會健體”等六個學會活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運動員。五是開設“青春啟航 守護青春”法律課,不斷增強運動員法制觀念,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扣好運動員“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突出抓好反興奮劑常識教育,引導運動員自覺抵制興奮劑,樹立正確的參賽觀、榮譽觀,拿道德的金牌、風格的金牌、干凈的金牌。引導運動員在自媒體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杜絕自我炒作、抵制“飯圈”文化。六是豐富業余文化生活,經常性組織開展讀書會、書法繪畫、隨手拍、手工制作、短視頻展映、知識競賽等活動,組織愛國主義影片集體觀影,元旦春節聯歡會,放松身心,緩解緊張情緒。通過扎實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全體運動員胸懷祖國,時刻牢記“為國爭光、為省添彩”的奮斗目標;刻苦訓練,努力拼搏,奮力進取,以良好的精神狀態投入訓練比賽;自覺遵守法律法規、隊紀隊規,堅守職業道德,確保參賽成績和精神文明雙豐收;爭做競技楷模、青年楷模、時代楷模。
三、抓好“三個結合”,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始終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加強組織領導,帶頭轉變作風,深入一線調查研究,時刻以運動員為中心,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助力訓練備戰。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與黨史學習教育和黨紀學習教育相結合。加強“四史”教育、國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組織觀看愛國主義影片《歌動地天》。深入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工作,黨總支書記、5個黨支部書記分別結合學習體會、思想收獲和工作實際,為運動員、教練員和入黨積極分子講授紀律黨課。逐條學習《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2遍,開展集中研討16次。常態化長效化引導大家學紀、知紀、明紀、守紀,把黨紀法規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把各項工作部署在黨紀的約束下落到實處。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與思想道德作風建設專項教育工作相結合。以“強思想、轉作風、促提升”作風紀律教育整頓活動為抓手,認真組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體育工作的重要論述,撰寫學習心得體會,運動員、教練員的心靈得到洗禮和升華,更加堅定了自己的職業選擇,激發了對自行車運動事業的熱愛和追求。堅持問題導向,結合運動隊實際,深入查擺運動員思想道德、師德師風等4個方面存在的10個風險點,認真剖析問題原因,扎實開展教育整頓,在思想教育、作風建設、法紀意識等方面立行立改,取得實效。三是思想政治教育與賽風賽紀集中教育整頓相結合。開展職業素養培訓,組織中心運動隊和各科室全面系統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體育工作的重要論述、體育法、體育賽事賽風賽紀管理辦法等相關文件歷時2個月。圍繞體育領域出現的賽風賽紀相關問題,以案為鏡、以案示警,引導廣大運動員和教練員正確認識運動成績與精神文明、道德法紀的關系,站在維護國家民族形象、維護河北形象、維護黨和政府公信力、提高體育行業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高度,認真查找解決自行車賽事賽風賽紀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整肅行業紀律,凈化行業風氣,為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
一年來,通過深入開展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運動員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在賽場上不僅展現出高超的競技水平,屢獲佳績,更體現出頑強拼搏、團結協作的體育精神。2024年,中心黨總支被河北省體育局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中心在省局考核排名中位居前列,前進1名;中心被省局評為文明創建示范單位,中心黨建品牌的“含金量”在“四個方面”得到持續提升。
第一,競技體育成績實現新突破。在國際比賽方面:創造歷史最好成績。首次獲得巴黎奧運會場地自行車男子團體競速賽第七名,創造河北自行車奧運會歷史最好成績;首次第二年蟬聯自由式小輪車世錦賽亞軍;首次成立馬術障礙隊就晉級全運會馬術障礙賽決賽,獲得馬術項目國際馬聯四星級賽事冠軍2項。在國內AB類賽事方面:獲得獎牌22枚,其中A類比賽金牌7枚,獎牌6枚;3次打破場地自行車男子團體競速賽全國紀錄;增比進位4項次,前進21名,超額完成省體育局考核任務。
第二,后備人才培養實現新突破。全年開展兩期70人苗子集訓,選拔16名運動員集訓,二線運動員穩定在40人左右,向一線隊輸送運動員10名。新增注冊青少年運動員1374人,達到1711人,人才數量質量并重,形成梯次。青少年女子自由式小輪車、場地自行車后備力量開始在全國大賽中嶄露頭角,高森亞獲得全國自由式小輪車錦標賽青年女子組冠軍;王炫燃搭檔隊友獲得全國場地自行車青年錦標賽女子團體競速賽第2名;在全國U系列比賽中獲得7個冠軍、3個亞軍、2個季軍。組織1期教練員培訓班25人,引進一名國內高水平教練員執教二線隊伍,3名外教執教自由式小輪車、馬術障礙項目,不斷提高教練員執教水平。
第三,場館設施建設實現新突破。河北省體育局秦皇島訓練基地項目于2012年立項,受土地指標、資金保障等客觀因素影響,一度進展緩慢。通過切實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自行車中心協調各參建單位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2022年6月重啟設計,克服前所未有的困難并于2024年7月12日實現開工建設,通過優化施工方案,合理調配人力、物力資源,強化督導、調度、協調,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加快了建設進度。截至目前,自行車館1層混凝土結構施工已全部完成,綜合服務樓完成9層結構主體施工,預計2025年底前自行車館和綜合服務樓竣工,2026年投用,將極有力地保障各運動隊的訓練、生活。此外,還新建自由式小輪車場地一座。
第四,賽事經濟發展實現新突破。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長城文化傳承等國家、河北省重點工作持續發力,謀劃實施了省級26場賽事活動,打造了京津冀“愛長城向未來”自行車系列賽、京津冀“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自行車挑戰賽、京津冀“長城之巔”中國擊劍俱樂部聯賽全國賽等成屆次賽事品牌,吸引參賽人員和觀眾超13萬人次,拉動消費超6500萬元,成為促進消費和助力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
經驗啟示:創新推動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 不斷振奮挺膺擔當、拼搏進取的精氣神
(一)注重以強化黨建引領鍛造思想堡壘。強化黨建引領是筑牢運動隊思想根基的核心路徑。實踐中,通過將黨的領導貫穿思想政治工作全過程,實現黨建與競技目標同向發力。推行“支部建在運動隊”,將“三會一課”與訓練總結會結合,確保黨的方針政策直達訓練一線。建立“雙培養”機制,將業務骨干發展為黨員、黨員培養成業務力量。開展“賽場上的黨課”“訓練場邊的組織生活”“冠軍分享會”等活動,以紅色精神激勵拼搏意志,實現思政教育“時時在線、處處在場”。
(二)注重與賽訓業務工作緊密融合淬煉思想硬實力。將思想政治工作嵌入訓練比賽全鏈條,是鍛造運動員精神內核的關鍵。實踐中推行“嵌入式思政”,讓思想引領與競技實戰同頻共振。訓練中植入“思想靶向”,在訓練計劃同步設置思政主題,如耐力訓練結合“長征精神”研討,技術復盤融入“工匠精神”剖析,使意志錘煉與技術提升深度融合。賽場上激活“紅色引擎”,開展“使命承諾”儀式,關鍵時刻亮身份、扛壓力,賽后通過“金牌黨課”將成績轉化為信仰教育素材,變傳統灌輸為大家參與,變照本宣科為身臨其境,變經典感動為新穎互動。考核中強化“雙標驅動”,建立“技術數據+思想表現”雙維度評估體系,將團隊協作、抗壓能力等思政指標納入參賽選拔標準,大賽關鍵場次心理穩定性提升,讓思政工作穿透訓練場、浸潤競技場,鍛造“思想過硬、作風過硬、成績過硬”的新時代運動尖兵。
(三)注重以人性化關懷凝聚團結奮進力量。在運動隊思想政治工作中,人性化關懷是激發內生動力、增強團隊凝聚力的關鍵。實踐中,堅持“嚴管與厚愛結合、激勵與疏導并重”,將制度剛性與情感溫度相融合,實現思想引領與人文關懷同頻共振。建立動態需求響應機制,精準掌握運動員思想波動,及時回應運動員的合理訴求,解決好運動員急難愁盼問題。創新柔性溝通場景,利用訓練間歇、康復理療、節日聚餐等非正式場景開展“微談心”,構建“心理干預機制,讓思想教育更貼近運動員情感需求。構建全周期支持體系,設立心理健康服務站,對重大賽事失利、退役轉型等關鍵節點提前介入疏導,避免思想問題累積升級。實踐證明,思想政治工作唯有扎根人性需求、傳遞組織溫暖,才能實現從“被動接受”到“主動認同”的深層轉化,為競技體育鍛造既有鋼鐵意志又有赤子情懷的新時代運動員。(圖片來源:河北省體育局自行車運動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