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主席在2024年新年賀詞中指出,“國貨潮牌廣受歡迎,國產新手機一機難求,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給中國制造增添了新亮色”。國貨潮牌的興起,既是經濟奇跡,也是文化傳奇。國貨潮牌正逐漸成為國際市場的一股新興力量,不僅代表著“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型升級,還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與創新設計。國貨潮牌的海外拓展不僅是企業發展的新藍海,也是增強國家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徑。面對日益增長的國際市場需求與挑戰,探索國貨潮牌的出海策略,不僅關乎品牌自身的發展壯大,更是深化國際貿易合作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講好中國故事提升國家軟實力的關鍵一環。
近年來,我國政府加大對國貨品牌出海的支持力度,推出了一系列利好政策,如增設出口退稅優惠、提供國際貿易便利化服務等。這些政策為國貨潮牌的國際化進程鋪設了堅實的基石,極大地降低了企業“走出去”的門檻與風險。與此同時,中國作為世界工廠,具備成熟的產業鏈配套以及高效的生產能力,從原材料采購到設計研發再到生產制造物流配送,全鏈條緊密協同,為國貨潮牌的出海提供了強大的供應鏈優勢。因此,國貨潮牌能夠靈活調整產品策略,快速響應市場需求的變化,這不僅縮短了新品上市周期,而且確保了在價格戰中保持競爭力的同時不失品質保證。除此之外,國貨潮牌還巧妙地融合了中國傳統元素與國際流行趨勢,成功創造出既具東方神韻又不失國際審美的設計風格。這種獨特的文化跨界,為品牌賦予了別具一格的魅力。無論是圖案設計、材質選擇,還是品牌故事的講述,每一件產品都堪稱中國文化的現代演繹,滿足了全球消費者對異域文化的好奇心與探索欲,尤其深受追求個性化、文化多樣性的年輕群體的青睞。值得一提的是,我國領先的數字技術與平臺優勢,促使國貨潮牌在海外營銷方面展現出高度的創新力與靈活性。通過大數據分析海外市場趨勢,能夠精準定位目標消費群。借助社交媒體、直播帶貨等新型營銷模式,迅速提升了品牌在海外的知名度,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傳播效應。數字營銷不但降低了傳統廣告的成本,而且實現了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高效互動,進一步加深了品牌情感鏈接。
國貨潮牌在積極“走出去”的進程中,也面臨一些挑戰。一是國際貿易環境存在不確定性。全球貿易環境的變化,如關稅政策變化、貿易摩擦、經濟制裁等不確定因素,直接增加了國貨潮牌出海的難度和成本。貿易壁壘居高不下,開拓市場舉步維艱。部分國家產品檢疫準入要求與國際標準不一致,導致國貨潮牌出海成本和風險增加。另外,出口國知識產權保護存在堵點,侵權現象時有發生,受限于各國商標制度的獨立性,在海外維權的成本和門檻太高,打擊了國貨潮牌出海的積極性。二是供應鏈與物流效率存在挑戰。雖然中國供應鏈體系強大,但國際物流成本的波動、跨境運輸的復雜性以及海外倉儲的布局不完善,仍是國貨潮牌從“走得出去”到“走得進去”面臨的重大挑戰。尤其在突發情況期間,物流受阻、運輸成本激增成為常態,會對庫存管理、交付速度及客戶滿意度造成直接影響,企業的供應鏈韌性與危機應對能力需持續增強。三是跨文化適應與本土化難題。受制于不同國家和地區間的文化差異、消費習慣不同等實際情況以及傳統文化傳播人才不足等困境,國貨潮牌在國際市場開拓方面仍有較大提升空間。不當的本土化策略甚至可能導致品牌形象受損、市場接受度下降。如何在保留品牌核心價值的同時,精準捕捉并迎合當地消費者的需求,避免文化誤解與沖突,成為一項長期且復雜的任務。四是品牌認知度的局限。盡管國貨潮牌在國內享有較高知名度,但由于出海時間較短,在文化內涵及底蘊上與歐美知名品牌相比仍有較大差距,部分品牌難以在短期內與長期耕耘的國際大牌相抗衡。加之部分“老字號”存在品牌老化以及缺乏品牌故事國際傳播經驗等問題,使得文化背景深厚的國貨品牌在海外市場難以迅速獲得廣泛認知,影響了市場滲透速度與規模。
當前時期,中國經濟同世界經濟已經深度融合,為助力國貨潮牌在全球舞臺上絢麗綻放,需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優化國際貿易環境。權威發布最新國際貿易政策、關稅變動信息,以便于企業掌握自由貿易協定等優惠政策,降低貿易成本。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建立靈活的出口策略,推進市場多元化,減少對單一市場的依賴,優先開拓東盟、中東、俄羅斯等市場。加大知識產權維護援助力度,健全完善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工作體系,加強海外知識產權人才儲備,積極宣傳推廣重點國家商標維權指南,指導企業合理維權。第二,整合供應鏈,降低物流成本。鼓勵企業打造智能供應鏈管理系統,利用大數據預測分析優化庫存管理,與國際物流公司合作,建立穩定的物流網絡,降低物流成本,縮短流通時間。加強監管優化服務,指導企業用好現行政策,推動跨境電商海外倉高質量發展,建設覆蓋跨境物流全流程的一體化供應鏈,以更具凝聚力的姿態打通國貨潮牌出海“最后一公里”。此外,特別關注供應鏈韌性建設,制定應急物流方案,以應對突發事件。第三,加強目標市場調研,探索本土化策略。在進入新市場前,進行詳盡的市場調研,了解目標市場的文化習俗、消費偏好,同時與當地文化顧問、市場專家合作,確保產品設計、營銷信息既能保留品牌特色,又能避免文化沖突,精準對接消費者需求。第四,挖掘傳統文化內涵,提升品牌認知度。企業應制定國際化營銷策略,整合營銷渠道,講好品牌故事,注重利用官方權威認證增強消費者信任感,多措并舉快速樹立品牌形象,提升國際認知度。
國貨潮牌出海之路雖有挑戰,但充滿機遇。未來,我們期待看到更多的國貨潮牌走向海外市場,以獨特的魅力和優質的產品,贏得全球消費者的喜愛和信賴,讓世界見證中國品牌的力量,享受中國制造的品質。國貨潮牌的出海之旅,不僅是商業市場的開拓,也是文化自信的彰顯,更是文化與經濟交融互動、融合發展的生動注腳。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國貨潮牌定能以開放包容的姿態、文化自信的底氣、守正創新的行動,在海外市場煥發生機,開辟出一片屬于自己的輝煌天地,為中國經濟的發展和中國文化的傳播增添新的動力和光彩。
(作者分別系海關總署研究中心主任、黨委書記,海關總署研究中心綜合管理部副主任)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