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網寧德供電公司持續深化國企改革,以改革促發展、以改革強實力、以改革增動力,不斷拓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新模式、新動能,著力以新質生產力的“先立”,為低效組織、低效流程的“后破”創造條件。
平臺組織升級助推管理提效
供電企業發展受到政策、業務以及管理等諸多內外部環境的影響,復雜多變的環境對企業經營管理模式提出新的要求。在組織體系上,原有的專業垂直管理的直線職能制度難以支撐營配業務深度融合和新型業務快速增長需求,部門和專業之間壁壘增加業務協同成本,企業成本與效益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經營成本剛性增長倒逼組織效能升級。
強化生產管控組織模式。國網寧德供電公司聚焦現代設備管理體系建設,全面升級生產管控中心,將應急指揮、安全督查、網絡安全監測、生產管控以及輸變電監控等多專業安全生產監控職責進行整合,建成以設備狀態管控、數字化安全監督為核心的“大安全監管中心”。補齊運檢的遠程視頻盲區,補強安全督查的技術短板,推動輸變電“設備狀態管控、作業風險管控、電網及自然災害風險管控、應急搶修支撐、技改大修項目管控”等5項業務集約,提升運檢管理質效。
深化供電服務指揮運營。強化供指中心應急指揮能力建設,抓實7×24小時服務應急指揮機制,建立總指揮長機制,由總指揮長統一指揮配網調控班、搶修指揮班、服務調度班、網上營業班4個專業班組,提升搶修復電效率。穩步推進市縣搶修服務業務集約化,通過業務集約以及數字化場景應用,實現工單自動派發,壓縮服務鏈條,全面提升處置效率。組建市縣服務管控“一把手”微信群進行升級管控,根據停電范圍、歷史數據,精準描繪群體客戶畫像,做好客戶服務風險評估,通過分群組提級預警管控,強化全方位預警、監督、協同和指揮,提升供電服務質量。
作業模式優化助推效率提升
公司的快速發展與電網人力資源和技術力量基礎薄弱之間的矛盾日顯突出,現有的生產組織方式、業務運作模式不相適應,如變電運維、檢修等生產專業之間分割管理,協同效率低下;各縣域專業人力及裝備不均衡,縣域間互通支援不足等。這些問題都迫切需要通過優化大區域建設、深化市縣集約、強化縣縣聯合,進行組織和作業力量重塑,增強員工隊伍發展動力和組織運行活力,解決一線人力資源結構性矛盾,提高人力資本效率效益。體量小的縣公司需更加側重配電網和營銷業務,聚焦營配融合數字化轉型。
整合區域作業力量。國網寧德供電公司整合市縣公司運維、檢修人力和裝備資源,進一步優化市縣輸變電生產體系,建成“寧古屏”“寧鼎柘”區域輸變電運檢中心,區域內試點變電運維、檢修專業融合復合型班組建設,以最優方式盤活現有輸變電運維檢修人員和各種裝備資源,提高輸變電專業管理及運維檢修質量整體水平。
融合營配前端網格。通過輸變電區域作業組織模式重構,助力規模較小縣公司營配融合數字化轉型。以國網柘榮縣供電公司為例,作為全省首家落地職能部門“大部制”模式縣公司,主網業務通過市縣集約、縣縣聯合方式“被集約化”。公司聚焦營配業務進行內部組織機構精簡整合“扁平化”管理,完成變電、供指等專業共20人回流一線網格服務班,實現主網業務釋放人員補強配網9個網格,相應優化3個組設置,提高自主作業班組配置率14.3%。自主完成城區配電站房、環網柜及箱變的帶電檢測工作,完成架空線路無人機巡檢工作,以及HPLC(高速寬帶載波智能電能表)自主輪換工作、接戶線以下簡單類搶修及走廊清障等業務,實現公司業務質量效率和人力資源效能雙提升。
激勵機制完善助推業務提質
強化正向激勵,不斷完善組織體系數字化轉型的配套保障新機制,助力組織變革工作落地見效。
優化組織績效考評體系。將配網全過程建設等重點任務納入組織績效考評體系,同時與領導干部個人年度績效和年度考評結果掛鉤。采用“分層分級”績效考核模式,國網寧德供電公司將一、二級內部模擬市場考核內容全面融入組織績效考核,部門二級指標與公司一級指標排名掛鉤,拉開指標得分差距,差距最大可達權重分±30%,進一步實現內模指標與關鍵業績指標精準傳導,減少人員因素影響。完善縣公司、供服公司績效分配機制。將縣公司、供服公司工作質量、業績指標、履職情況、改革進展等相關因素作為績效核定關鍵因素,持續發揮績效對公司管理業績、經營效率的提升作用。
多方位健全人員激勵政策。執行年度考核連續末位退出機制,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將考核結果與干部的薪酬和晉升掛鉤,著力激發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2023年,國網霞浦縣供電公司連續2年完成測評末位的中層管理人員退出任務,首家試點并完成供電所三級內模傳導機制,完善供電所工分量化考核,將供電所綜合管理評價指標與臺區經理月度工分績效強掛鉤,一線員工之間月度績效最大差距達到60%以上,真正實現多勞多得、績優多得。
提升多維內模應用成效。通過完善內部承包制、項目搶單承包制、虛擬事業部制方案、簽訂責任書、定期兌現績效獎懲等措施,將內部模擬市場意識和相關要求融入員工日常工作中,建立成本壓降的紅利傳導機制,激發員工內生動力,實現企業與員工雙贏。
(作者系國網寧德供電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