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新時代先進生產力,已經在全社會形成強烈共識。“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全國人大代表,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認為,過去10多年,我國在高鐵、航天、核電等很多高科技制造產業領域都取得了巨大突破,半導體顯示產業的快速發展為中國電視機和其他顯示終端產業奠定堅實基礎。目前,我國生產的電視機占國際市場份額的57%、液晶顯示屏在全球占比高達70%,這兩大產業的發展路徑就是產業轉型升級的典型案例。
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過去6年,TCL研發投入累計超過600億元,專利數量已經達到10萬件。我們將持續發力人工智能、大數據、新型半導體顯示技術、新能源光伏等技術,把關鍵戰略技術、材料技術和器件功率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進一步加大對5G、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等領域的基礎研究。”在李東生代表看來,今天的投入就是面向未來的核心競爭力,TCL將以科技創新為新質生產力的形成打造強大引擎,為高質量發展鋪筑基石。
“中國科技制造業的高歌猛進,就是不斷形成新質生產力的生動實踐。新質生產力就是我們在推進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的要素集成和能力組合。”李東生代表說,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及時將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到具體產業和產業鏈上,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讓各類先進優質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針對良好的硬件與產品基礎卻無法讓視頻服務產業創造更多經濟價值的問題,李東生代表建議,優化創作環境,激發內容產業創新活力,豐富高質量內容的供給,提供更多免費優質內容,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內容產業生態建設,促進內容產業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