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狀況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產業競爭力的綜合表現。數字化是實現營商環境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重要方式,是不斷優化我國營商環境的必由之路,在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提升市場運作效率、促進居民消費、提振投資者信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數字營商環境是指通過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現代數字技術的創新應用,實現傳統營商環境的數字化轉型,促進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是以數字化發展持續促進各市場主體有效協作的重要方式。
數字化是營造一流營商環境的必由之路
與傳統營商環境相比,數字化營商環境具有突破時空限制、實現精準管理、提升辦事效率、促進公平公正等方面的優勢,有利于實現我國商事制度與國際標準的合理有效銜接。持續推進數字化發展是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的關鍵舉措。
加快數字營商環境建設,有利于加快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的要求。數字經濟的發展深刻改變了市場經濟的運作方式,不僅促進了經濟組織的形式創新,也使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更加依托于互聯網。數字營商環境是數字經濟有機組成部分,也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基礎與保障。深化營商環境數字化轉型,以數字營商環境建設促進形成統一有序的市場環境,是發揮我國體制優勢提升資源配置效率、規范監管功能的重要方式。
數字化是提升營商環境法治化水平的重要方式。數字營商環境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將營商環境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度條款內嵌于商務政務服務平臺當中,實現內容模塊、辦事流程的數字化,能夠有效克服實施過程中由人為因素可能造成的偏差,也使各職能部門的各種行政舉措透明化公開化,增強其公信力和合規性,為建構親清政商關系奠定基礎。此外,數字化營商環境建設有助于促進政商溝通渠道的暢通,豐富溝通方式。借助現代信息手段,服務對象在業務咨詢、質量反饋、投訴建議等方面的要求可以通過數字平臺渠道得以表達,從而有效減少溝通成本,提升溝通效率。
營商環境數字化發展能夠促進國內外市場的有效銜接。營商環境的數字化發展有利于國內外市場供求信息更為充分地表達,更大程度上促進市場價格機制的形成,減少由于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市場決策滯后和資源配置效率低下等問題。數字化營商環境能夠在更大程度上克服跨文化溝通的障礙,借助信息充分、界面友好、操作便捷的商務政務平臺,助力我國產品和服務更好進入國際市場,也為境外投資者深度融入本土市場創造條件。
目前數字營商環境建設存在的短板弱項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當前,我國數字化營商環境建設還存在以下短板弱項,亟待加以補充和完善。
公共服務領域的數字化水平還不能很好滿足企業的數字化要求。隨著我國數字經濟的深入發展,由企業主導、面向商業領域應用的數字化技術創新獲得深入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數字化、平臺化發展,成為某些細分領域的算法創新中心和數據匯集中心。而由政府主導、面向公共治理領域的數字化創新卻相對滯后,在問題識別、算法研發、場景應用等方面有待進一步加強。
數字營商環境建設的功能目標與實施主體權責的匹配度有待加強。深化數字化營商環境建設的一個主要目的,是更好適應并服務于數字經濟跨地域、跨部門發展的需要。目前我國數字營商環境的建設和實施主體是各級行政機構,行政地域分割、職能分割、層級分割等方面影響因素不可避免地體現于數字營商環境當中,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了數字化統一大市場環境的形成。提升治理效能、促進經濟協同依然是當前構建數字營商環境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服務保障功能與規范治理功能的協同性有待提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強調公平原則與效率原則的統一,追求共同富裕、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要求。當前我國數字化營商環境建設更多側重于針對市場經濟效率目標的服務保障功能,數字化發展對營商環境規范治理功能的貢獻相對不足。促進數字營商環境建設,必須對信息技術的應用會不會導致勞動者和勞動過程的異化、算法黑箱是否構成對程序正義的挑戰、如何確保人工智能的商業化運用不偏離社會公平正義原則等問題做出回答,促進服務保障功能與規范引領功能的協同仍是數字營商環境建設的重點任務。
建設高水平數字營商環境
深化技術創新應用,提升營商環境數字化水平。應不斷加強對營商環境細分領域目的、功能、流程等方面的研究,做好頂層設計,通過政府購買企業技術服務等多種合作模式,促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數字技術深度應用、數據要素價值共創共享,通過數字化創新形成適應數字經濟發展要求的服務模式和監管模式,在問題識別、過程管理、成效評估等方面加強營商環境的數字化賦能。
加強全局規劃引領,促進地域部門權責協同。深入研究跨地域、跨行業、跨國別的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協同創新模式,在此基礎上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制度優勢,以數字化一體政務平臺構建等方式不斷完善制度設計和政策實施,更好地服務于我國經濟社會快速數字化轉型發展的需求。隨著《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的出臺、國家數據局的組建以及數字政務平臺的組織架構調整,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整體性制度設計和管理機制日趨完備,這為全國統一、規范的數字化營商環境建設奠定了基礎,未來應著重于進一步促進行政區域之間、職能部門之間、權利與責任之間的協同。
積極構建社會治理共同體。良好的、可持續的營商環境應是開放包容、統一有序的社會生態系統。未來我國的數字營商環境建設應更加著力于促進商業社會生態系統中各方面的溝通合作,促進各項業務流程的有效銜接,創造多元主體共同參與和協同創新的條件,以此構建高效、統一、有序的社會治理共同體,保持數字營商環境的持久活力。我們應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原則進行目的評判、制度設計和科學決策,在數字營商環境建設中不斷強化數字治理和數字倫理體系建設;借鑒全球數字經濟倫理研究和規則制定的前沿成果,不斷深化國際領域的合作,積極參與國際數字商貿規則的制定。
(作者:韓璐、郭毅,分別系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講師,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21AGL012〕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