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在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簡稱“進博會”)上,中糧集團與來自全球的供應商簽約合作,將世界各地的優質農產品裝進“購物車”,簽約金額超百億美元,簽約額、進口量及進口來源地覆蓋范圍均創歷史新高。
中糧此次簽約主體包括旗下中糧國際、中糧貿易、中糧油脂、中糧糧谷、中糧糖業、中國紡織、中糧酒業、蒙牛乳業等專業化公司。采購的農產品主要集中在油脂油料、稻谷、小麥、玉米、糖、棉、奶等核心品類,既涵蓋國內養殖企業、農糧食品加工企業等產業鏈合作伙伴的原料需求,又持續保障了對國內消費者多元化食品需求的供應。
在進口格局上,除從美國、加拿大、巴西等傳統農產品出口大國進口玉米、高粱、小麥、大豆等農產品之外,中糧集團還加大了對阿根廷、南非、哈薩克斯坦、柬埔寨、保加利亞等“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大麥、小麥、玉米、大米等農產品的進口。
其中,對南非、巴西玉米的進口成為此次簽約的亮點之一。這是中糧在今年歷史性打通兩國玉米輸華通道之后,又將兩國玉米裝進了進博會“購物車”,也是在進博會上首次采購兩國玉米。
同時,中糧集團對哈薩克斯坦小麥的進口也受到高度關注。此次簽約,中糧集團進口哈麥同比增長10%,是該公司自2009年成功打通哈麥進口通道以來,不斷擴大哈麥進口、促進中哈農產品貿易的重要成果。哈薩克斯坦作為中亞最大的糧食生產國,盛產適用于制作高端面包的高筋小麥和制作餅干的低筋小麥,進口哈麥能為國內市場提供更豐富的高品質、個性化原料選擇,滿足國人調劑口味的需求。
同時,在當前國內市場上紡織服裝消費不斷回暖的情況下,中糧加大對棉花的進口,棉花業務進口經營量穩居行業領軍地位。作為中國進口酒產業鏈整合創新平臺,中糧名莊薈攜手海外供應商簽訂戰略協議,引進了來自法國、意大利、西班牙、智利、德國等傳統優勢產地的知名品牌葡萄酒和啤酒,來滿足國內消費者更高質量的消費需求。
作為我國農產品進出口主渠道和全球農糧供應鏈的領軍企業,中糧集團已連續六年亮相進博會,在將優質農產品引入國內的同時,也進一步暢通了全球農糧供應鏈。近年來,中糧集團不斷加快國際化步伐,構建起了覆蓋全球主要農產品產銷區的貿易網絡,以超過1.8億噸的經營量,成為構建全球農糧產業鏈的深度參與者、暢通全球農糧供應鏈的堅定推動者。
當前,中國市場活力不斷釋放,中糧集團將更好地依托進博會這個世界級平臺,積極參與國際農業服務貿易,努力為全球糧食產業鏈的高效發展、供應鏈的穩定暢通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