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以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數字技術成為推動數字化轉型的重要驅動力。
為了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數字技術重塑企業組織形態已經成為一種普遍趨勢,但在實踐的過程中,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還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比如,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中存在核心技術與服務供給不足、商業模式相對單一、智能化水平不高、供需不對稱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進程。為了適應數字化技術的發展,傳統企業需在數字技術支持下進行全方位改造,從而推動商業模式多元化、生產模式智能化以及組織模式柔性化。
數字技術促進商業模式多元化,全時全域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數字技術的發展使消費需求和生產端實現了更好對接,生產過程逐漸轉變為以消費者為中心,由此出現了以滿足消費者個性化偏好為目標的業主型企業。利用大數據技術捕捉到人的需求多樣性,數字化平臺提升商家與消費細分圈層、小興趣社群的連接效率,以興趣為導向的“圈層化消費”成為新的趨勢。因此,在互聯網時代,越來越多的業主型企業不斷涌現。
業主型企業組織架構簡單,投資者、業主和經營者都是同一個人,一般通過“數字助理”協助來維持日常業務運轉,企業決策和業務運營具有高效性和靈活性,企業內部管理成本較低。由于數字技術的應用打破了時空界限,業主型企業可以通過數字平臺精準對接客戶需求,進一步拓展消費空間,提升消費體驗。數字化產品的復制性比較高,不同產品之間關聯性強,業主型企業可以開發多元業務,更快速推廣新產品。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能夠幫助業主型企業實現精準營銷,企業利用大數據快速生成用戶畫像,再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在不同的渠道和場景開展營銷活動,觸達目標用戶群體。
數字技術促進生產模式智能化,助力專精特新企業實現降本增效。在數字化時代,數字化平臺能夠將需求側和供給端緊密結合,實時掌握市場需求的動態變化。企業還可以利用云服務、物聯網等數字化技術,減少生產環節中各部門的溝通壁壘,實現生產指令無時差傳遞,降低企業內部經營成本。
隨著互聯網購物平臺技術的創新與發展,用戶的消費決策更加專業和理性,激烈的產品競爭倒逼企業不斷提高專業化水平,專精特新企業只有集中有限資源進行優勢產品的研發與服務,營造品牌特色,才能提高消費者的產品忠誠度。例如,一些化工企業為了保持在合成材料領域的競爭優勢,利用自身研產銷一體化的優勢,不僅努力提高EVA產品的品質,還不斷加強產品售后服務,打造品牌優良口碑。同時,數字孿生可以應用于產品的動態虛擬模型建構,實現數字虛擬世界和物理真實世界的虛實映射、交互協同、實時聯動。虛擬數字化模型將產品的各類物理參數以可視化的方式呈現,并在數字孿生空間進行仿真試驗,大幅降低研發和試錯成本;通過虛擬生產線的3D可視化效果,可以實時調整生產工藝,優化生產參數,對產品不斷實現迭代、優化、升級,提高產品質量。基于數字仿真的“模擬擇優”,大幅縮短新技術產品從研發、小試、中試到量產的周期,提高產品的精細化、新穎化,增強專精特新企業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數字技術促進組織模式柔性化,賦能數字化企業實現資源整合。傳統企業由于采取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科層組織結構,導致企業部門之間存在信息壁壘,協作能力被制約,以及權力集中在上層,下層決策空間小,員工創新潛力無法釋放等問題。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數字化企業組織管理具有賦能、共生、協同三個特征。
數字化企業組織管理模式逐漸扁平化。數字化企業組織架構由原來縱向管理層級的形式轉變為橫向拓展,各職能部門的職責逐漸淡化。以自組織模式取代傳統管理模式,通過擴大管理控制寬度,縮減層級鏈條。管理者由領導者變成賦能者,最大限度地發揮個人才智和潛能。數字化企業擺脫傳統員工績效考核推崇的外在激勵,以員工實現自我發展為導向,促使個人目標和企業目標融為一體,做到權責結合。數字化企業利用數字技術打破企業不同部門、不同層級之間的信息孤島、知識壁壘和技術壁壘,靈活組織團隊發揮部門比較優勢,充分激發企業各層級、各部門間的協作能力,使企業內部的溝通公開透明。通過協同辦公平臺重構虛擬辦公場景,實現部門間的高效協同。在協同辦公的模式下,提升企業管理效率。科技企業還推出線上辦公室功能,模擬真實辦公場景,從而實現了高效的數字化線上協同。由此,數字化企業組織管理模式逐漸網格化。數字化企業可以整合、協同、再分配其價值網絡伙伴資源以及社會資源,推動無邊界化組織的形成,形成“數字生態共同體”。數字化企業借助數字化平臺展開溝通與協同,用新技術方式、新共享服務模式、新商業模式實現共生型組織中各個成員的成長,使數字化企業組織管理模式逐漸實現虛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