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為我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定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指明了方向。
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必須堅守中華文化立場。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發展出了一整套嚴謹自洽的文化體系,以獨特而有效的方式從容應對各種挑戰,保持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這一柔韌而又堅強的文化系統值得我們極端珍視、反復思考。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最獨特的精神標識,也保存著中華民族最強韌的生存智慧,它不僅屬于歷史,更屬于現在和未來。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就必須植根中華文化沃土,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深刻把握傳統中國與現代中國的內在連續性,不斷提煉中華文明的精神內核和永恒價值,為新時代培根鑄魂。
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必須堅持“兩個結合”。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創新性,善于吸收全人類優秀的文化成果。馬克思主義具有強大的先進性與真理性,它對人類解放和世界大同的關注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存在著高度的契合性,正因為如此,馬克思主義才能用真理的力量激活傳統中華文明,不斷呈現出新的活力與創造力。“第二個結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必定會造就一個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這就是我們正在建設的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必須堅持與時俱進和人民至上。與時俱進,就是要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現代技術手段、表達方式相結合,綻放出動人的時代風采。人民至上,就是要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與精神追求相結合,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真正走入尋常百姓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豐富全社會歷史文化滋養。”這考驗的正是文化創作的時代性和人民性。最近,動畫電影《長安三萬里》引發熱議,講述了大唐詩人們追求理想、實現人生價值的故事,讓人們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震撼和國產動漫的崛起。近年來“國潮”文創的興起、“國潮”品牌的井噴,都展現出古今交輝的廣闊前景,也正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康莊大道。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不斷自我更新中持續成長,最終邁向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既是中國歷史的經驗,也昭示著中華民族的未來。
(作者為全國政協委員、中央民族大學教授,本報記者楊昊采訪整理)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