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是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動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關鍵舉措
習近平總書記7月5日至7日在江蘇考察時強調,“要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促進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不斷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
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表明企業在我國創新體系里的地位在進一步提升,同時也反映出企業不僅要在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產業孵化等方面繼續保持主體地位,也要在涵蓋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等環節的全鏈條創新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例如,華為公司日前發布了新一期“難題揭榜”題目,期待創新求解。自2021年開始,華為定期會將產業中遇到的難題面向社會發布,迄今已有數百人“揭榜”,其中不少是來自高校院所的科研人員。企業面向社會“發榜”,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科研組織模式。這種新模式以應用為牽引,企業“出題”、科研院所“答題”、市場“閱題”,實現了創新需求由市場提出、創新主體由市場選擇、創新成果由市場驗證。同時,用基礎研發帶動技術突破,構建了產學研協作的新模式,有效提升了科技成果轉化的質和效。
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是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動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關鍵舉措。從企業自身發展看,科技創新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當前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作為經濟活動的基本單元,企業離市場最近,對市場需求反應最靈敏,對消費趨勢把握最及時,是創新需求的主要提出者以及科技成果市場價值的最終實現者;企業基于其內生需求開展的科技創新活動,有助于帶動產業鏈研發效率的整體提升。從高質量發展的需求看,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增強,將促進形成多元化的投入體系;作為創新鏈和產業鏈的結合點,發揮好企業的黏合、牽引作用,能有效貫通從基礎研究、技術攻關到工程應用、產業化的創新鏈條,從而支撐產業轉型升級。
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要更積極地發揮企業創新作為我國科技創新事業重要策源地的作用。2022年,我國企業研發投入占全社會研發投入已超過3/4,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企業參加或牽頭的占比已接近80%。截至2022年6月底,我國企業擁有有效發明專利260.5萬件,占國內總量的七成以上。隨著企業為主體、產學研高效協同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日益完善,更多企業正在從“要我創新”轉變為“我要創新”。面向未來,企業在技術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成果轉化等方面,可有更積極主動的作為。例如,企業可帶動和聯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完成高水平目標導向研發活動,建立起更加高效的創新激勵機制,吸引更多高層次人才,在全球范圍內開展科創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也需要加強政府引導。相關部門應繼續優化在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以及成果轉化方面的支持措施和扶持政策,通過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推動企業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