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典型代表,如今已傳播至190多個國家和地區。日前,在中國對外書刊出版發行中心(國際傳播發展中心)、中華中醫藥學會聯合主辦的首屆中醫藥文化國際傳播論壇上,與會專家認為,要用受眾認可的方式和語言向世界展示中醫藥文化魅力。
中醫藥作為中華民族原創的醫學科學,從宏觀、系統、整體角度揭示人的健康和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認知方式,深深地融入民眾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健康文化和實踐。
如今,中醫藥已成為感知中華文化的生動載體。中國外文局局長、中國翻譯協會會長杜占元介紹,《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報告2020》顯示,有30%的海外受訪者接觸或體驗過中醫藥文化,超過80%的體驗者對中醫藥文化持有好印象。
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主席劉保延介紹,目前,針灸已在193個國家和地區得到應用。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貫徹“以針帶醫、以針帶藥、以針載文”的理念,在多個國家舉辦文化展覽、義診等活動,與世界衛生組織、上合組織等國際組織密切合作推動傳統醫學發展。
在對外出版方面,外文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胡開敏介紹,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外文出版社用英、法、西、俄、阿、德、日、韓等多種文字出版了300多種傳統中醫藥典籍、中醫醫學、中醫養生保健、中醫藥漢外詞典等方面圖書。尤其是關于中國針灸的英文版系列圖書,在讓世界認識中醫藥、感知中醫藥文化魅力上產生了重要影響。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于文明認為,今后要深化中醫藥交流合作,促進中醫藥文化海外傳播與技術國際推廣相結合;積極拓展中醫藥文化交流傳播新途徑,創新中醫藥文化國際傳播新范式,讓中醫藥成為中外人文交流的亮麗名片。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社編輯部主任郭艷認為,讓受眾更好地理解中醫藥,才能夠推廣中醫藥文化、讓更廣大人群受益于中醫藥。
為統一中醫藥術語翻譯行業標準、提高中醫藥術語翻譯質量,中國外文局翻譯院、中國對外書刊出版發行中心(國際傳播發展中心)、外文出版社在論壇上聯合發布“中醫藥文化國際傳播抗疫相關術語英譯參考”,正式啟動中醫藥術語英譯行業標準相關工作。論壇后還將開展“走讀中國·中醫藥文化體驗行”系列主題活動,邀請國際青年代表、中醫藥高校海外留學生、中外媒體等走進有代表性的中醫藥產業基地和文化體驗館感受中醫藥工藝流程,并拍攝微紀錄片,在國內外各主流媒體平臺進行立體化傳播。
(新華社北京7月6日電 記者田曉航、沐鐵城)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