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憑借高顏值征服消費者的小熊電器最近有點煩。
小熊電器發布的2021年年報顯示,公司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36.06億元,同比降低1.46%;歸母凈利潤2.83億元,營收凈利潤首次出現雙降。曾以“創意小家電第一股”名頭上市,如今股票市值不足76億元,與巔峰時期的258.80億元相比,跌幅超70%。
值得肯定的是,小熊家電的外觀設計水平一直很高。2006年,小熊電器創立之初,以“萌家電”為定位,憑借圓潤可愛的形體特征,與其他家電品牌形成明顯差異,俘獲了“80后”消費群體的心。2021年,小熊電器汲取“女人精致手提包”靈感設計的電飯盒,榮獲中國外觀設計優秀獎。數據顯示,小熊電器已獲授權專利1516項,其中實用新型專利840項,外觀專利638項,外觀專利約占專利總量的42%,可謂在顏值上下了一番功夫。
然而,小熊電器“重面子不重里子”,為自身發展埋下了隱患。2021年,小熊電器在業績承壓的情況下,銷售費用達5.53億元,研發投入為1.3億元,研發投入僅為銷售費用的四分之一左右。輕創造性和技術性研發,導致小熊電器出現產品質量低劣、更新迭代能力落后等問題。去年,小熊電器因水壺爆裂、煮茶器漏水等問題遭消費者投訴,讓被顏值吸引的客戶打了退堂鼓。
此外,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讓小熊電器不斷承壓。小熊電器立足的領域是廚房小家電,而當研發能力更強、資金實力更雄厚、品牌優勢更明顯的家電巨頭紛紛入局這一賽道,其產品顏值與科技感兼備時,小熊電器的生存空間受到了極大的擠壓。
“好風憑借力”,小熊電器曾憑借滿足用戶“小”需求和互聯網的助力乘勢而上,而今日的小熊電器必須守牢產品質量底線,才能不在市場中隨風飄搖。在產品設計中,嚴格按電器安全和性能測試標準實驗,加強品控管理,保障用戶安全。同時,準確挖掘買家需求,提高推新效率,打造功能更高級、科技感更足的產品,優化用戶生活。小熊電器面臨的是長痛還是短痛,取決于是否能想消費者之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