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產業是促進群眾致富的新興載體和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戰場,在發展中出現審批難、管理難、提升難等一些群眾反映的“急難愁盼”。為此,淳安縣積極發揮黨組織在民宿發展中的引領帶動作用,以民宿集聚村為依托,成立民宿行業黨委,拓展民宿黨建網絡,推行民宿星級評定,實施民宿審批全程代辦,出臺鼓勵盤活國有和集體閑置資產發展民宿的政策,實現民宿產業高質量發展,帶動全縣群眾邁向共同富裕。
針對民宿發展缺乏交流平臺的問題,淳安縣創新做好“黨建+民宿”文章。以民宿集聚村為依托,將黨支部建設與民宿產業結合起來,并把此項工作納入縣專項目標考核。淳安縣組建民宿黨建網絡,打造一流民宿服務平臺,目前已成立民宿村黨支部10個,民宿發展從“單打獨斗”變為“大兵團作戰”,實現民宿板塊式集聚發展,初步解決等客上門、發展后勁不足的問題。
針對民宿審批牽涉部門多的問題,淳安縣深化推動“最多跑一次”改革,積極推行黨員干部民宿審批代辦制,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實施黨員干部包村和民宿審批全程代辦。過去群眾自行跑部門,現在只要提交申辦表到所在鄉鎮,足不出戶就能辦好民宿經營手續。民宿代辦制的實施,成功解決了群眾在民宿申辦過程中“不知往哪跑、來回跑、反復跑”的問題,新辦民宿數量顯著增加。目前全縣共代辦民宿審批189家,基本實現從“跑一次”到“跑一地”的轉變,全縣民宿(農家樂)達1122家,床位已達1.9萬個。
行政村調整后,大批大會堂、學校、辦公樓、物業樓等集體閑置資產因缺乏民宿審批依據而無法盤活。針對此問題,淳安縣民宿行業黨委堅決打破各種條條框框,主動對接聯系有關部門,牽頭改革審批機制,出臺鼓勵盤活國有和集體閑置資產發展民宿的政策,變閑置房屋為致富民宿,成功解決了國有集體房屋辦民宿難問題。全縣共利用閑置用房發展種類民宿50余家,培育了雅谷風林、漫曲、湖畔山舍等多家網紅精品民宿。村集體通過直接經營、租賃經營等多種方式吃上了“旅游飯”。改革有效促進了村集體消薄增收,拓展了民宿產業發展空間。
此外,淳安縣民宿行業黨委堅持標準化管理,與浙江旅游職業學院合作制定《淳安縣民宿業服務等級劃分與評定規范》,推行民宿星級評定,建立民宿提升激勵機制,促進民宿提檔增質,推動淳安縣民宿產業更快更好發展。(數據來源:淳安縣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