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金融是工商銀行的根脈,也是最亮的底色
?針對老年人容易被騙這一痛點,工商銀行推出了老年客戶大額轉賬電話提醒服務,目前已累計識別涉詐交易近5萬筆,確認攔截欺詐交易2000多筆,避免客戶損失超過80億元
金融在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需要發揮金融的資源配置功能;保障社會生活高質量發展,需要發揮金融的資金融通功能。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金融工作和金融安全始終保持高度重視,才有了金融業當前的巨大成就。
中國正處于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給金融業賦予了新使命。黨的金融事業來源于人民、根植于人民、服務于人民。如何在新階段更好地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力滿足人民群眾新期盼;如何在貫徹新發展理念時,以金融力量充分滿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共享發展中讓改革創新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助力共同富裕;如何始終堅持服務初心,不斷提升金融服務的適應性、普惠性和競爭力等等。這些都是重要且意義深遠的課題,是金融機構未來持續為之奮斗的目標。
尤其是在“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的遠景目標下,金融機構應當將踐行“人民金融”的理念,置于業務發展首位。
中國工商銀行作為一家從人民銀行分離出來的商業銀行,一頭連著千家萬戶,一頭連著工商百業。人民金融是工商銀行的根脈,也是最亮的底色。立足新發展階段,新時代賦予“人民金融”更為豐富的內涵,也賦予工商銀行更為深廣的責任。
中國工商銀行山東分行為客戶提供社??ㄒ徽臼椒?/p>
解決“急難愁盼”
讓人民滿意,就要把人民群眾最關心的事情放在心上,全力解決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這就需要金融機構深入人民群眾,了解人民群眾所需,從細微處、全方位地提升提高金融服務覆蓋面和普惠性,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實踐過程中,工商銀行始終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到經營發展和金融服務的全過程,以隨時、隨地、隨心、觸手可及、無處不在、無微不至的金融服務,伴老百姓于日常。工商銀行以建設“人民滿意銀行”為使命責任,把人民滿意作為工作的首要衡量標準,為人民群眾解決了諸多難題,切實提升了民生金融服務能力,牢牢守住了老百姓的“錢袋子”。
全力解決人民群眾的煩心事。針對老弱病殘等特殊人群,以及出國、意外事件等特殊情況,工商銀行持續提供“特事特辦”服務。圍繞人民群眾反映突出的辦事難、來回跑等問題,工商銀行持續推進業務優化、流程再造和功能整合,同時通過數字化方式創新打造連通銀行、政府、企業、客戶的服務新生態,比如實現了房產交易網簽、過戶、抵押登記等政務服務“網上辦、一次辦”,節省群眾辦事的時間和成本。
傾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福祉。積極支持國家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深化“一網一門一次”和“放管服”改革要求,工商銀行大力提升社保服務供給能力。社??òl行突破1.67億張,社??▽俜站W點超過6000家,參保人可辦理一站式綜合服務。為積極響應國家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工商銀行率先向社會發布了“工銀愛相伴”老年服務品牌,為總量逾1億的老年人提供全新服務。在春節、母親節、父親節等重要節假日,工商銀行還推出了“福滿溢”存款、專屬大額存單、精選保險等產品,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牢牢守住老百姓錢袋子。以保護老百姓的錢袋子為己任,工商銀行推出了“工銀智能衛士”產品,為6.9億個人客戶提供了全鏈條風控服務,累計使用量已超過2.36億人次。針對老年人容易被騙這一痛點,工商銀行推出了老年客戶大額轉賬電話提醒服務,目前已累計識別涉詐交易近5萬筆,確認攔截欺詐交易2000多筆,避免客戶損失超過80億元。
滿足全方位金融新需求
金融興邦,利民為要。在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續增加、消費升級動力不斷增強、大眾創新日益活躍趨勢下,人民群眾對于理財、住房、消費、創業等方面的金融服務需求越來越旺盛,也對金融服務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工商銀行主動扛起助力人民美好生活的責任擔當,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不斷推出惠民利民服務的新措施,助力實現共同富裕。
2020年,工商銀行通過理財服務為客戶帶來的回報超過2500億元,助力客戶實現理財夢;認真貫徹“房住不炒”政策要求,為超過1500萬個家庭提供按揭貸款服務,保障千家萬戶的安居夢;服務居民消費升級需求,大力開展銀行卡消費促銷,構建熱門商圈、生活繳費、在線教育、餐飲美食等多元化消費場景,滿足百姓消費夢。
與此同時,針對個體工商戶的經營需要,工商銀行為客戶量身打造了集支付結算、投資理財、融資服務于一體的“e商助夢計劃”,覆蓋3000余個場景;創新推出線上支付收單產品,服務個體工商戶320萬戶,交易額2600億元,累計為客戶減免手續費超過7億元,支持大眾創業夢。
金融創新發展共享
立足新發展階段,金融機構要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與人民共享的經營理念,順應互聯網時代人民群眾金融行為特征的變化,加強金融供給,以新思維、新規則、新技術打造人民金融新生態,在共享共治中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卓越、更有價值的金融服務。
為此,工商銀行從自身生態建設、個人服務體系、創新金融文化傳播等方面持續發力,堅持以科技創新履行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從而更好地促進共同富裕和構建美好生活。
打造個人客戶服務新體系。工商銀行運用金融科技手段,加快智慧大腦建設,推出千人千面個性化服務,全面提升金融服務供給與需求的適配性和普惠性。后疫情時代,為了滿足人民群眾金融服務需求的變化,工商銀行推出線上快捷辦理、線下便捷交付的全新服務模式,打通高效便民的最后一公里。
積極構建開放銀行生態。通過“e錢包”、API開放平臺工行服務云等,工商銀行打造了無界工行,將金融服務無縫嵌入到光伏等綠色產業場景中,有效推動綠色產業在農村擴容升級,累計服務3038萬人。工商銀行推出工銀e生活APP,構建了“衣食住行娛學醫”核心場景,短短三年時間就為超過1億客戶提供集消費、生活、金融于一體的全線上、智慧化服務。
創新金融文化傳播新載體。今年,工商銀行發行了紅色主題存單,推動紅色基因在工行傳承和根植落地。傳承歷史文化,貼合時代潮流,工商銀行推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紀念卡”“故宮春夏秋冬卡”等銀行卡。其中,傳遞“幸福是奮斗出來的”的奮斗信用卡以及生肖信用卡,受到了年輕人的歡迎,傳播客戶超過3000萬,在文化傳承和創新中引領、展現了為民服務的新形象。
打通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提升廣大群眾對金融服務的獲得感、可得性和滿意度,金融系統始終堅持“服務為民”的宗旨,才能真正踐行好人民金融的理念,有效推動中國社會平穩健康高質量發展,推動共同富裕的實現。
(作者為中國工商銀行高級業務總監)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