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求是》雜志刊發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扎實推動共同富裕》。文章指出,促進共同富裕要把握好“鼓勵勤勞創新致富”的原則,并強調,幸福生活都是奮斗出來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勞智慧來創造。
“實現偉大夢想就要頑強拼搏、不懈奮斗。”“奮斗創造歷史,實干成就未來。”“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幸福是奮斗出來的。”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述了“奮斗”與“幸福”內涵和聯系,揭示了一切美好生活源自于艱苦奮斗。扎實推動共同富裕,根本在于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經之路,需要一以貫之躬身實干、奮斗奮進。
越過一山還有一峰,要摒棄畏難情緒。百年趕考路,本身就是一場接力跑,我們靠著不歇氣的奮斗,攻克了深度貧困堡壘,現在又跑到了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的歷史階段,問題的難度和形勢復雜程度也發生了新變化,對奮斗力度和奮斗持久度也提出了新要求。面對時代大考,黨員干部是“畏難”還是“迎難”,是持有“船到橋頭車到站”的想法,還是秉持“一篙松勁退千尋”的意識,既是黨性的檢驗,也決定著共同富裕質量成色。讓人民群眾過上更加幸福的好日子,是共產黨人始終不變的初心使命,是終身的價值追求。黨員干部要克服麻痹思想、厭戰情緒、僥幸心理、松勁心態,深刻認識偉大事業需要幾代人、十幾代人、幾十代人持續奮斗,繼續發揚連續作戰的頑強作風,堅持理論和實踐結合,擔當和作為統一,過程和結果一致,唱響奮斗拼搏主旋律。
政策托底不能代替個人奮斗,要激發主角意識。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成功經驗啟發我們,“持續輸血”是基本保障,“精準造血”才是長久之計,只有激發群眾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艱苦奮斗精神,才能換來實實在在的發展成果,厚實“共同富裕”的底子。擘畫共同富裕藍圖,主角是人民群眾,不僅要有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制度體系創造條件,還需要點燃“人人參與”熱情,形成“人人盡力”局面,最終實現“人人享有”目標。要以普惠公平靈活的政策精準供給為統攬,聚焦市場需要、緊貼地方產業、尊重客觀規律,通過加快提升全社會人力資本,開展多層次專業技能培訓,減輕稅費負擔,提供更多市場化的金融服務,進一步暢通向上流動的通道等,搭平臺、拓路徑、造氛圍,引導人們以更加主動的精神狀態改變現狀,實現夢想。
奮斗本身就是一種幸福,要大力弘揚勤勞創新致富精神。共同富裕是一個長期目標,是一個在動態中向前發展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個節點一個節點推進,需要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積小勝為大勝。奮斗新時代、奮進新征程,注定道路曲折、行進艱難,我們要堅守初心和定力,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弘揚創新創業、艱苦奮斗精神,抓牢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找準發展瓶頸全面深化改革,健全“問需于民、問計于民”長效機制,錨定遠景目標、踩準趕考節拍,敢想、敢干、敢碰硬,帶領群眾擼起袖子加油干,沿著共同富裕的康莊大道開拓前進。(作者:劉啟靈)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