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社會要加強合作,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領導人峰會上,習近平主席以視頻方式發表主旨講話。鏗鏘有力的話語,傳遞出堅定不移的決心,更打開了一個觀察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窗口,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注入信心和動力。
加強國際合作,共享發展成果。習近平主席從全球高度來看待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多次向世界分享中國綠色發展的成功經驗,并向世界各國發出走好全球生態文明之路的“綠色邀約”。從推動《巴黎協定》生效實施,到設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從發起建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到將綠色發展合作計劃納入中非“八大行動”,中國同世界各國開展環保交流合作,形成了多層次、多渠道、多領域的合作局面。不拒眾流,方為江海。發展綠色經濟是世界各國的共同追求,也是各國創新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世界各國要以本次締約方大會為契機,以共享綠色發展新機遇為導向,引導本國企業加強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合作,提升產業鏈合作水平,深化綠色經濟、清潔能源等領域合作,擴大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聯合開發,為各國合作增添綠色動能。
實現多面共贏,彰顯為民情懷。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天藍地綠水清,是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期盼。中國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主張各國共同應對全球氣候危機,支持《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推動形成世界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方案。近年來,中國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生態環境總體改善。中國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將堅定不移貫徹綠色發展理念,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世界各國必須胸懷地球生命共同體大格局,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來謀劃經濟社會發展,把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向往作為我們的奮斗目標,牢固樹立生態為民、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的理念,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切實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共建清潔美麗的世界。
踐行多邊主義,助力全球治理。全球治理應該符合變化了的世界政治經濟格局,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歷史趨勢,滿足應對全球性挑戰的現實需要。面對百年變局疊加世紀疫情帶來的全球挑戰,中國作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堅定維護并踐行多邊主義,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成為大變局中不變的穩定力量。面對全球環境治理,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無法置身事外。世界各國應該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尋找國家利益和全球利益的契合點,調試國家利益和全球利益的沖突點,共同總結合作進展、一起規劃合作藍圖,推動應對氣候變化挑戰、保護生物多樣性和降低污染的多邊進程,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共同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今后,中國將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注入信心和動力。(作者:馬園園)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