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踐中,堅持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堅持把人權的普遍性原則與中國國情相結合,創造性地構建起了較為完整的人權學說,豐富發展了人類文明多樣性。
一、崇高的價值追求
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品格,也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執政的本質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奉行以人民為中心的人權理念,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崇高的價值追求。
一是在價值主體上,奉行人民至上。價值主體解決的是依靠誰、為了誰的問題。在社會主義的中國,國家的主體是人民,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為人民謀幸福,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中國共產黨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二是在價值內核上,展現人類正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的精神支柱和道德規范,也是中國共產黨人權學說的核心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了人類善良美德,展現了人類理性力量,反映了人類價值正義。
三是在價值評判上,以人民是否滿意為標準。實現人人充分享有人權是人類社會的共同奮斗目標,但人權又是歷史的發展的,是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的產物。人權保障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人權發展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對中國人權事業的評判,關鍵要看廣大人民是否滿意,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否不斷增強。
四是在價值取向上,遵循人類共同價值。中國共產黨是愛好和平與正義的政黨。中國大力倡導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倡導不同文明交流互鑒,平等協商、開放創新,致力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二、全新的人權話語
基于以人民為中心的人權理念,中國共產黨構建起了符合國情和時代發展要求的人權話語,形成了全新的人權話語體系。中國共產黨的人權新話語,遵循了人權的普遍性原則,同時又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出發,始終把保障全體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具有鮮明的中國人權話語特質。
第一,以人民當家作主為根本的人權。以人民當家作主為根本的人權,是社會主義中國在人權上的最高政治原則。自由、民主、平等等人類基本價值,是人權的本質屬性所在,無自由、民主、平等,便無人權可言。在當代中國政治學說中,人民當家作主的實現主要體現在自由、民主、平等等權利的獲得和實現上。
第二,以生存權發展權為首要的基本人權。中國共產黨從中國國情和發展實際出發,遵循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和人權的普遍性原則,創造性地提出“生存權發展權是首要的基本人權”的重大命題,找到了尊重和保障人權的中國“密碼”。多年來,中國堅持把發展作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努力通過發展使每一個人都成為發展權利的積極參與者和受益者。中國致力于減貧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是在為解決和提高人民的生存權發展權創造更好的條件。
第三,以和平權安全權為前提和條件的人權。只有在和平安全的環境中,人們才能有條件獲得其他各項權利。中國共產黨致力于維護世界和平安全,建設平安中國,不斷增強人民的安全感,努力使自己的人民享有更加可靠的和平安全權利。
第四,以人民幸福生活為最大的人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的人權觀,賦予了中國人權事業發展全新意義。“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科學地指明了在中國發展人權事業的根本目的,即人民幸福。從人權的角度理解,幸福權是一項全面的綜合性人權,是各項權利的統一體。
第五,以可持續發展為恒久的人權。面對人類社會發展的現實與未來,中國共產黨特別關注可持續發展問題。作為一項人權,可持續發展權是正確解決今世發展權與后世發展權關系的人權,意在將人權與發展、和平、環境、資源、福祉以及經濟、社會、文化等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實現人類當前與長遠恒久發展。
第六,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目的的人權。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理論,是馬克思主義關于人學的核心要義。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是現今就要努力爭取的關于每個人和所有人所享有權利的一種完整表達。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把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作為最高價值目標追求。
三、豐富的人權思想
中國共產黨以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目的。關心人、關愛人、關懷人,尊重人、保障人、發展人,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權學說的本質所在。具體表現在:
其一,平等性的人權。平等是人權的核心要義。中國共產黨的平等,是人人平等、全民平等,努力做到平等參與、平等發展。中國共產黨的平等觀是全面的平等觀,既表現在人與人之間的平等,也表現在集體與集體之間的平等,還表現在民族與民族之間的平等。
其二,公平性的人權。公平是人類的一種美德。實現人民的機會公平、過程公平和結果分配公平,是實現人人享有人權的必然要求。中國共產黨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并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主張國家間無論大小皆應一視同仁,反對霸凌主義和強權政治,實現國際關系民主化。
其三,共同性的人權。中國共產黨保障的人權,不是少數人的人權,也不是部分人的人權,而是全體人民的人權。實現中國夢,是實現由每一個人組成的全體中國人民的夢想,做到共同參與、共同發展、共同享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要實現各國共建共享,共榮共惠,使各國人民公平分享全球治理的成果和收益,共享和平安全,共享發展成果,共享人類福祉。
其四,全面性的人權。中國共產黨堅持一切人權都是普遍的和不可分割、相互聯系的原則,努力促進人權事業全面發展。全面性的人權包括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包括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包括特定群體權利,還包括和平權、發展權、環境權、可持續發展權等,是集體人權與個人人權、積極人權與消極人權的全面保障。
其五,包容性的人權。中國共產黨不以一種文明去框定豐富多彩的人類社會,而是堅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互相尊重、取長補短、共同進步。中國共產黨既遵循人權的普遍性原則,又堅持走符合國情的人權發展道路,強調保障和發展人權離不開一國實際。中國共產黨尊重各國根據不同的歷史文化背景、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國家制度選擇適合國情的人權保障模式,反對人權“雙重標準”,反對利用人權干涉他國內政。
其六,平衡性的人權。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下,不僅強調個人權利和自由,也重視個人義務和社會公共利益,國家在人權的保障、實現和發展上負有積極責任。中國共產黨的人權學說認為,人權的實現不是無條件的,權力與權利并非完全對立,各項權利以及與權利相關的一些要素的關系具有平衡性和非對抗性。
四、深遠的歷史意義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構建的以人民為中心的人權學說,代表著一種人權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從人類文明發展的角度審視,開辟了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新境界,有著劃時代意義。
第一,沖破了西方資產階級人權學說的藩籬。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人權學說,既汲取了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特別是人權的普遍性原則,又有別于西方人權學說。這一人權學說,超越了西方資本主義人權學說的狹隘性,實現了由“天賦人權”向人民人權的轉變,實現了由自由主義人權向社會主義人權的轉變,實現了由抽象人權向具體人權的轉變,使人權更加生動鮮活,更加全面具體,更能夠保障廣大人民的切身利益。
第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人權學說。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人權學說,既堅持馬克思主義人權觀,又有別于傳統社會主義人權觀,實現了由傳統社會主義人權向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權的飛躍,形成了較為完整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權學說。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權學說,是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人權學說。這一人權學說,實現了共產黨的領導、社會主義制度與尊重和保障人權三者的高度統一,為實現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理論支持。
第三,開辟了世界人權發展新路徑。在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權學說的指引下,中國人權事業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成功地走出了一條符合國情的人權發展道路,開辟了在一個有著14億人口的發展中的東方社會主義大國尊重人權、保障人權、發展人權的新境界。實踐充分說明,世界上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人權標準,只有把人權的普遍性原則與本國實際相結合,才可能找到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正確路徑。從這個意義上講,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人權學說為促進世界人權事業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提供了中國方案。
(作者:魯廣錦,系吉林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人權研究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