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國際話語權,是指主權國家依靠正式外交、媒體傳播、民間交流等渠道,將蘊含一定文化理念、價值觀念和利益訴求等因素的話語“滲透”到國際社會中,通過在國際事務中設置議題、制定規則和標準,并得到其他國家、國際組織、民眾的認同和接受。在當今世界,發達國家在國際話語權領域處于優勢地位,這是由歷史形成的,后來崛起的國家要在國際話語權問題上爭得自己的地位,需要一個過程,學習和借鑒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是必要的。
以國家實力為基礎謀求國際話語權
國際話語權反映的是一種國際政治權力關系。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憑借其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優勢,掌握著國際舞臺的話語權,使國際社會在價值取向、法律體系、制度安排、輿論導向等方面,更多地體現著發達國家的意志和利益。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后美國之所以積極取代英國成為世界霸主,構建自己主導的國際體系,享有比英國更多且更長久的國際話語權。這一方面是因為美國的利益已經跟隨美國大兵遍布世界,美國的利益擴展至全球;另一方面是因為美國有超強的實力,在戰爭期間美國工業年均增長率超過15%,戰爭結束時美國的黃金儲備幾乎占世界總量的三分之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美國在諾貝爾獎獲獎數量、發表的科學論文的數量和質量、接受外國留學生的數量、排名世界前100名的大學數量、世界500強公司的數量等方面都牢牢占據了世界第一的位置,這是美國維持其國際話語權的基礎。美國充分享受現行國際體系對自己的好處,盡量少承擔責任,當他國有求于己時,美國再出面,并獲取更大利益。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美國總統特朗普頻繁“退群”,似乎表明他不重視美國的國際話語權,事實并非如此。美國仍以其超強的綜合實力、遍及全球的媒體影響力,占據國際話語霸權地位。在制度性話語權方面,特朗普在“退群”的同時,通過多個雙邊貿易協定構筑自由貿易聯盟,試圖塑造一個零關稅的自由貿易體系,搞“發達國家超級自貿區”,七個發達國家相互之間將實現零關稅、零補貼、零壁壘,這顯然是向WTO機制發起的重要挑戰。美國與加拿大、墨西哥已經達成新貿易協定,歐盟與日本簽署了自貿協定,美國與日本也簽署了貿易協議,美國與歐盟在商討自由貿易問題。同時,美國也在努力保持其在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的優勢地位。這表明,美國仍要主導未來的世界經濟的制度性話語權。
“話語”的內容能夠打動人和吸引人
從發達國家的經驗看,增強國際話語權不僅靠實力,還要靠話語內容有吸引力,能夠得到其他國家政府和人民的認可。這就需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以促進人類的文明與進步為旗幟。西方發達國家在國際話語權上占有優勢與其近代以來主導著世界工業革命和科技革命相關,其倡導的一些理念適應了現代化大生產的要求。
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之際,發達國家也有危機感。2017年1月就職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維護美國國際話語權方面以不同于傳統政治人物的言行,吸引著人們的注意力。特朗普不管其他國家是什么態度,完全從美國的國家利益出發,服務于其讓美國再次強大的目標,其特點是要價高,務實性強,掌握主動性,取得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特朗普善于設置話語議題并掌握主動權,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面對西方國家內部的反全球化思潮,西方發達國家提出了一系列新話語,比如,在國際經濟領域從過去強調“自由貿易”到現在強調“公平貿易”;從過去強調“自由競爭”到現在強調“競爭中立”。特朗普強調各國對美國“不公平貿易”,要為美國的工人爭取自由、公平和互惠的貿易協議,要求其他國家開放市場,向美國的標準看齊。如果其他國家沒這么做,美國便采取單方面的懲罰措施,如對其他國家輸美商品征收高關稅等。特朗普關于“公平貿易”的議題得到了本國民眾的認同,也被歐盟和日本所接受,美日歐三方已經簽署了六份關于貿易的聯合聲明,都強調公平貿易。韓國、加拿大、墨西哥、日本等都與美國重新簽署了經貿協定,向美國開放市場。
國際話語包含的諸種要素和特征,如概念的創新、話語的邏輯性和說服力、價值觀和意識形態基礎等,需要有發達的人文和社會科學研究作基礎。西方發達國家在當今世界的話語優勢地位,與其發達的人文社會科學提供的學理基礎分不開。當前,特朗普等奉行的許多理念是與經濟全球化的潮流相違背的,其之所以還在發揮作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美國具有超強的國力。
能夠利用各種傳播手段把自己的“話語”傳播出去
一個國家國際話語權的大小,話語內容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要看其是否具備強大的媒體傳播能力。英國、美國等發達國家在崛起的過程中,總是動員各種資源,通過多種渠道的傳播最大限度地吸引聽眾,并且用世界多數國家都能理解的方式進行表達,建立自己言辭的信任度,使自己的話語“有人聽”。
從當今發達國家話語傳播的經驗看,新媒體具有快捷、迅速、更易于被受眾接受的優點,靈活運用新媒體有助于在國際上傳播自己的話語。發達國家特別重視發揮新媒體的作用。美國技術先進,是新媒體最早出現的國家。臉書、推特等新媒體的崛起對張揚其話語權起了非常大的作用。特朗普充分利用了新媒體,以較少的投入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效果。在當今世界,互聯網特別是社交媒體在大國話語之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特朗普是大國首腦中最會利用社交媒體的領導人,他所推行的“推特外交”被一些人看成是不嚴肅的表現,也引發了國際社會一些輿論的諷刺和恥笑,但特朗普并無任何改變,他平均每天發七條推文。特朗普的推特被世界廣泛關注,其傳達的信息影響著大國關系和世界市場。
在強勢的西方宣傳平臺的鼓動下,美歐左右著國際輿論的風向標,掌握著對國際性事件的話語控制權。發達國家的媒體之所以受到其他國家的重視,很大程度上在于這些國家的媒體都是以獨立、自由的面目出現的,被認為是不受政府控制的中立者,被認為是相對客觀的。當然,實際情況并非如此。
善于把輿論性話語權轉變成制度性話語權
制度性話語權和輿論性話語權都是國際話語權的重要方面,但能帶來實際利益的主要是制度性話語權。西方媒體的話語優勢不僅僅反映在信息的流量和流向中,更表現在議題設定和評判標準方面。通過意見表達和提供理念影響甚至主導國際規則的制定,是國際話語權最為核心的部分。提高國際話語權的本質是使輿論性話語權所反映的訴求通過一系列機制性安排,成為國際通行規則。
近年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受眾多內部問題的困擾,全球治理的意愿在下降,美國頻繁“退群”,退出了巴黎氣候協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伊朗核協議、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中導條約等,“退群”意味著不承擔國際責任和不用承擔相關費用,國際社會治理的赤字突出,但這并不表明西方強國在放棄國際制度性話語權。相反,美國利用自己的強大實力,以國內法對其他國家的企業進行“長臂管轄”,把自己的規則強加于世界。在國際貿易領域,美國對國際機制采取了“有利則用,無利則棄”的實用主義態度,破壞世界經濟秩序的正常運行。特朗普政府無視世界貿易組織規則,以“國家安全”為由對其他國家輸美商品征收高關稅,推行貿易霸凌主義,挑起貿易爭端。
從當代世界的全球治理情況看,以國際法為基礎的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機制、人類追求和平與正義的共同價值理念,保障了戰后國際社會的和平與發展,發達國家在其中的制度性話語權起了重要作用。在當今世界大變局下,國際話語權的態勢也在發生變化。世界經濟重心的東移和國際格局的變化,為發展中國家增強國際話語權提供了契機。國際秩序的變革成為世界的共識和大國博弈的重要內容。后起大國在增強國際話語權的進程中,需要摒棄資本主義強國長期奉行的實力原則,在話語權問題上更應站在道義的制高點上,解決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面臨的問題,推動世界的和平與進步。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正確的義利觀、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捍衛現行國際秩序等新理念,提升了中國的國際話語權,使中國在國際輿論界占有道義優勢。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提升在全球治理中的話語權,在全球經濟治理、金融治理、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發揮建設性甚至引領作用。中國努力推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改革,增強在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中的話語權,積極創設上合組織、亞投行等國際組織和機構,具備了一定的制度影響力。但我們還要清醒地認識到,中國深度融入國際社會,參與國際話語權的大國博弈的經驗還很不夠,加強對其他國家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的分析和研究,還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單位: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際戰略研究院]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