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節慶興起于改革開放的偉大時代,而武義的節慶當屬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要說具有武義特色的節慶活動,宣蓮節、溫泉節、柳城廟會擎臺閣、后樹斗牛節、曳坑豆腐節、大田藍莓節、桐琴蜜梨節……各種大大小小的節慶數不勝數。文化類、傳統類、現代類……各類節慶活動以其獨特的形象吸引大量區域內外的游客,從而提高了武義的知名度,對發展全縣社會、經濟、旅游、文化有著積極的意義,成為百姓抒發新生活喜悅的無可替代的歡樂平臺。
中國武義溫泉節
溫泉名城養生勝地
溫泉節,應該算是武義規模最大、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節慶活動了。
武義溫泉節誕生于啟動溫泉旅游的1995年,助推了養生旅游產業的發展。1995年11月16—18日,武義縣舉辦了以“讓世界了解武義,讓武義走向世界”為主題的首屆中國武義溫泉節。縣里成立溫泉節籌備委員會及其辦公室,舉行香山溫泉賓館開張剪彩儀式、武義產品展銷和經濟懇談會、文藝晚會等活動。
“當初的溫泉賓館就是現在的唐風溫泉山莊。當時我們也請了很多的領導來參加剪彩儀式,但是由于場地有限,后面的文藝表演很多人都沒擠進去看。”江南養生旅游文化研究院秘書長朱連法當時負責第一屆溫泉節的文藝演出工作,他回憶道:“我們特意跑到北京邀請了全國總工會文工團到武義來演出。”
朱連法說,當時各地時興辦節慶,溫泉是我縣最有特色的自然旅游資源。為了促進經濟增長,在縣委縣政府的帶領下,才有了第一屆溫泉節。
為了打響溫泉節名號,朱連法與同事拿著宣傳冊到處分發。在慶典大會結束后,還舉行大型文藝踩街活動,展示武義民間文藝風采和人民精神風貌,沿途數萬群眾觀看,人潮如涌。
“當時的武義在工業方面剛好碰上辦集團熱潮,所以踩街活動里還有集團方陣,也算是武義的一大特色。”
對于很多武義人來說,2006年的第二屆溫泉節印象深刻,因為那一屆里有個焰火晚會,還邀請了韓紅等明星來演出。“那是武義第一次有明星來演出,很多年輕人都非常激動,也特別的自豪。”朱連法說,“那也是我印象比較深刻的一屆溫泉節。”
2009年10月,全國摩托車越野錦標賽、全國汽車場地越野錦標賽武義分站賽成為溫泉節的一項活動。
2010年舉辦第四屆溫泉節,開始同步舉辦國際養生博覽會。從此,一年一度的溫泉節、養博會,成為武義最隆重的節慶盛典。
到2018年,溫泉節已經舉辦第十二屆了,各種活動也越來越豐富。“從最開始溫泉賓館經營陷入困境、門可羅雀,到如今的溫泉名城,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文化搭臺、經濟唱戲,溫泉節功不可沒。”見證溫泉節發展的朱連法說。
中國宣蓮節
體驗畬鄉文化發展宣蓮產業
說起宣蓮節,首屆宣蓮節的組委會秘書處副秘書長、柳城畬族鎮的正鎮級調研員萬中一見證了它的變化與成長。
20世紀90年代初,當時的柳城畬族鎮共有400畝左右宣蓮。“宣蓮在市場上已經有了一定的知名度,隔壁的縣市都會到這邊來收購,但是有些商販為了賺錢,會摻一些次品到宣蓮里賣,嚴重影響了宣蓮的口碑。”萬中一回憶道。
宣蓮種植初具規模,下一步就是如何規范市場秩序,在產、供、銷各方面提高宣蓮知名度。同時也為了提高種植戶的積極性,打造優質農產品,提高經濟收入,柳城畬族鎮當即決定,舉辦中國宣蓮節。
1993年8月18日,首屆中國宣蓮節舉辦,上午在武義二中舉辦慶祝大會,其中包括游藝活動,下午舉辦促進經濟發展懇談會。“游藝活動主要是抬閣,從武義二中出發,經過古街,繞鎮一周。整個隊伍通過各種藝術造型,宣傳宣蓮文化,展示畬鄉風采。街上人山人海,光參加抬閣的人就有上千人,來參加大會的嘉賓有上萬人,更別提前來觀看的游客了。”萬中一說。
首屆宣蓮節期間,各界媒體進行密集宣傳報道,再加上參會嘉賓的推廣,宣蓮的知名度有了極大的提高。“沒過多久,就有香港的客戶想來訂購宣蓮,但是由于他們需要的量太大,我們供應不了,只能遺憾拒絕。”萬中一說。
舉辦宣蓮節帶來的影響有目共睹,柳城畬族鎮趁熱打鐵,繼續分別于1995、1998年舉辦第二、第三屆宣蓮節。農戶們的積極性越來越高,紛紛擴大種植面積,宣蓮的價格也逐步有了提高。
與此同時,宣蓮節的活動內容與形式也有了較大的變化,除了抬閣外,還有攝影大賽、展銷會、“三月三”畬歌會等。
2016年7月16日,第四屆中國宣蓮節以“七品畬鄉·魅力古鎮”為主題,在十里荷花物種園等處舉辦品荷仙——“沁溫泉杯”荷花仙子大賽、品畬味——“二十四”節氣畬家小吃展銷會、品畬藝——“匠人精神”傳統手工藝體驗展等七品畬鄉活動。
作為第四屆宣蓮節承辦地,江下畬鄉景區的負責人王核說:“宣蓮節的舉辦,吸引了眾多游客到十里荷花園游玩,一定程度上帶動了景區的發展。”
柳城畬族鎮金湖源村的魯宣鶯是村里的婦女主任,也是宣蓮種植戶之一,她說:“因為村務工作繁忙,所以也不能跑到外面去工作,現在閑暇時間種植宣蓮,一年也有幾萬元的收入。宣蓮節的舉辦,對宣蓮產業的發展幫助很大,我們種植戶很喜歡。”
中國宣蓮節的舉辦,既能發揚古鎮文化,提升古鎮影響力,吸引外資,促進旅游產業發展,同時也能使農民增收、村集體經濟壯大,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
大田鄉藍莓節
以莓為媒促進鄉村振興
今年6月22日,第五屆武義大田藍莓文化旅游節暨武麗線鄉村振興人才創業示范帶建設啟動儀式在大田鄉徐村火熱舉行,一大批有趣又熱鬧的活動吸引了上千游客的到來。
2015年6月28日,大田鄉首屆藍莓節開幕,傳統民俗文化展示、“藍莓傳情·大田騎行”活動、“秀美大田”少兒畫展、鄉村風貌及民間手工藝展、徐村文藝百花會等活動吸引了幾千名游客。
大田鄉是我縣最大的藍莓種植基地,藍莓節的舉辦充分發揮了生態優勢,挖掘區域特色資源潛力,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尤其在發展特色明顯、競爭力強的藍莓產業上,取得了豐碩成果,在全縣乃至全省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首屆藍莓節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成為了大田鄉加快文化旅游事業發展、做大做強鄉村旅游的一項重要內容。接下來每一年,大田鄉都舉辦藍莓節,參加的游客一年比一年多,村里的藍莓種植面積也越來越大,種植戶的收益也是一年比一年好。
今年的大田藍莓節以鄉村振興為大背景,突出文旅融合,不僅對傳統的文藝演出、先進表彰、圖片展覽、產業座談等環節進行了擴容升級,而且借力專業策劃機構,重點推出“以莓為媒”大田鄉首批藍莓公益拍賣會、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及有關優惠政策發布、“莓玩莓撩”千人采摘團首發儀式、抖音網紅品牌專項推廣等10余項內涵豐富、創意十足的特色活動。
“藍莓節已經成為大田鄉一個知名的品牌,今年藍莓節站位和立意明顯更高,創意更加新穎,特色更加突出,內容更加實在,是一次資源關聯度高、整合力大的新型鄉村文旅節慶活動。”大田鄉黨委書記王妙青在第五屆藍莓節上這樣說。
如今,大田鄉有藍莓種植戶80多戶,總種植面積1000多畝,實現畝均產值2-3萬元,年均為農戶增收2500多萬元,成為名副其實的“藍莓之鄉”。
盛世興節。曳坑的豆腐節,讓豆腐成為曳坑的“金名片”;桐琴蜜梨節,讓蜜梨成為了暢銷海內外的佳品;“三月三”畬歌會,講畬語、唱畬歌,傳承畬鄉文化……通過搭好各色各樣的節慶平臺,宣傳推介武義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挖掘武義特色主題,讓世界了解武義,讓武義走向世界!
(周星亮 王國仙)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