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將于4月8日至11日舉行,主題為“開放創新的亞洲 繁榮發展的世界”。年會將聚焦改革、開放、創新以及全球化和“一帶一路”等議題,為亞洲的進一步開放、聯動、創新發展建言獻策,為世界經濟穩步復蘇凝心聚力
亞洲需要新一輪開放和創新
周文重
過去幾十年來,亞洲在世界經濟發展進程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并創造出一波又一波的“亞洲奇跡”。這不僅改變了亞洲地區長期貧窮落后的面貌,還給世界經濟的可持續繁榮注入了強大動力。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給亞洲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空前嚴峻的結構性挑戰:一方面,過往的開放模式及經濟發展方式難以為繼;另一方面,適應新時空環境的發展方式尚待形成。與此同時,以移動網絡和人工智能技術為引領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加速演進,正深層次改變著傳統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乃至經濟運行與全球治理模式。
在這樣的背景下,亞洲各經濟體想要依賴以往的成功道路繼續前行,按照以往的發展方式繼續發展,已經行不通。為在后金融危機時代繼續保持亞洲經濟的可持續繁榮,亞洲需要新一輪開放和創新。
一方面,通過新一輪更大規模、更深程度的開放,加強雙邊、多邊各種形式的經濟合作,推動亞洲區域、次區域貿易投資自由化不斷擴展和升級,推動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創造全方位開放的市場環境和經濟運行環境;
另一方面,通過新一輪更廣范圍、更深層次的技術創新,推動基礎科學研究與應用技術開發的創新,同時還要變革思路,在迅速變化的世界中探求并做到制度創新、商業模式創新、企業結構創新等全方位的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在保持穩定發展的同時深化結構調整,解決制約亞洲可持續發展的結構性矛盾,實現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可持續發展。
正是為了推動亞洲地區適應新形勢下的開放與創新,此次年會將從可持續發展、宏觀經濟政策、企業責任、社會與文化發展、科技創新、共商共建共享“一帶一路”與加強區域合作等方面,對開放和創新的思路與具體舉措進行回顧、探討、前瞻和總結。
過去的“亞洲奇跡”,歸功于亞洲人民的勤勞智慧以及域內各經濟體順應全球化潮流的開放與創新。當前,亞洲正醞釀著新一輪開放與創新,亞洲各經濟體如果能攜手解決源于內外因素造成的各種結構性矛盾,亞洲必將出現新一輪可持續的經濟發展。亞洲經濟總量已占世界經濟的1/3以上,新一輪開放創新浪潮涌動下的亞洲,必將成為世界經濟繁榮發展的重要動力。
(作者為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
歐洲必須成為一帶一路的一部分
讓—皮埃爾·拉法蘭
中國為未來30年制定了長遠的發展目標,而很多國家往往只有短期的愿景。去年成功召開的中共十九大告訴我們:中國將繼續走社會主義道路,中國仍是國際合作的主要參與者和貢獻者,中國將繼續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一帶一路”倡議展現出中國在地緣政治經濟合作上的雄心壯志,對中國和參與地區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給新疆、西藏、云南等一些西部省區以新的動力,讓它們從經濟發展中受益。為此,中國正在縮短空間距離的阻隔。例如,中國為修建到達西部地區的鐵路或公路的財政預算,幾乎相當于法國政府的整體預算。中國把西部的基礎設施需求與發展新型綠色經濟結合起來,并立足于經濟改革,開展園林綠化工程建設。中國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建設太陽能公路的國家。這些都是中國積極應對挑戰的重要例證。
其次,中國積極在“一帶一路”沿線投資,推動互利共贏。目前,中國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投資已經超過500億美元,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20個國家建設了56個經貿合作區。中國還對泛亞鐵路建設投資數千億美元,以推動中國與歐洲市場之間的貿易,幫助相關國家推動基礎設施建設。“一帶一路”倡議得到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積極響應,體現出中國在陸地和海洋中的地緣經濟視野。中國希望推動多邊主義,擔當全球化的關鍵參與者和領導者,這與美國政府的表現截然不同。
中國領導人承諾將致力于推動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歐盟應該與中國舉行戰略對話,做出更加積極的響應。這將使雙方有機會簽署均衡的合作伙伴協定,使相關各方都能受益。歐盟有理由為自身的優勢、力量和資源自信。當然,我們之間也存在一些分歧,這些分歧大多體現在規則理解上的差異。我仍然相信,歐中合作對于全球經濟、應對氣候變化以及世界前途命運都至關重要。
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卓越領導能力的明證?,F在輪到歐洲做出回應了:我們必須行動起來,成為“一帶一路”倡議的一部分,這將使我們克服彼此差異,促進經濟增長,創造更多財富。
中國市場將持續開放,中國珍視并將繼續承擔其作為世界經濟引擎的作用。實現高質量的增長意味著防范重大金融風險。中國經濟以創新和環境保護行業為導向,這將更加健康,也更富有活力。中國優先發展研發、創新和人工智能,這將進一步促進中國市場的開放。中國也認識到,中國經濟需要從低成本制造業為主的出口導向型經濟,轉向以創新服務業和科技服務業為主的經濟,以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例如,為了大規模防治污染,中國政府關停了那些不符合環保標準的工廠。
在全球局勢日趨復雜的大背景下,中國是共促創新的合作伙伴,可以為全球發展提供新機遇?!读暯秸勚螄碚芬粫谐霈F的一個高頻詞是“創新”,這說明中國領導人把創新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法國和中國在創新領域具有廣闊的合作空間。
(作者為法國前總理,本報記者暨佩娟翻譯整理)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