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論
中國的地方政府間存在著競爭壓力迫使他們進行效率改革。中國地方政府間長期為招商引資、GDP增長與稅收、以及隨之而來的晉升機遇而相互競爭有限的資源。因此,地方政府間的相互競爭成為政府開展新公共管理式的服務改革的動因。在和平區的改革過程中,地方政府實行公共服務外包改革的目的并不為了降低成本,而是為了提高公共服務的供給能力,打造更有吸引力的政府模式與發展環境,從而吸引更多企業選擇該地區進行投資。
中國存在著巨大的地區差異,新公共管理改革在基礎設施建設完備的地區更容易出現。在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中國東部沿海地區,吸引資金、技術和人才的基礎設施和政策條件已經相對成熟,并且呈現出逐步趨同的特征。在這種情況下,政府為企業提供的公共服務水平對招商引資的作用就逐步凸顯出來。此時,地方政府更有可能實行新公共管理式的改革。因此,本文并不是主張在全中國推廣新公共管理改革,而是強調新公共管理在中國某些地方得到較成功發展的原因和條件。
在中國出現的新公共管理改革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論問題。以往關于新公共管理的適用條件的理論探討,是學者們基于西方發達國家的官僚制與公民社會的發展情況而提出的。但是,本文發現,官僚制的僵化和選舉政治體制并不是新公共管理產生的必要條件。事實上,政府存在著外部競爭壓力是政府選擇進行新公共管理改革的真正動力。而民主選舉對政府決策者的影響只是外部壓力在西方國家的特殊表現。天津市和平區行政審批改革的案例,證實中國地方政府已經出現了新公共管理改革。新公共管理改革是政府基于理性選擇和公共選擇的結果。新公共管理在提供更有效的公共服務、提升政府成績效水平、滿足公民需求方面具有優勢(Kelly, 1998)。這些都值得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在發展和完善政府管理的過程中不斷參考與借鑒。
(本研究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項目編號:70973058;本文初稿曾在第六屆中國管理學年會上宣讀)
注釋
1 在對重慶九龍坡區行政服務中心管委辦和天津市南開區行政許可服務中心訪談調研中,兩個部門的負責人都介紹了行政審批中存在的腐敗情況。
2 參考文件《關于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意見》(國辦發[2008]115號)、《關于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進審批服務再提速的實施意見》(津政發[2010]5號)。
3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行政審批局、遼寧省大連市行政許可中心、重慶九龍坡區行政服務中心管委辦三部分材料來自訪談。
4 通過訪談天津市和平區行政許可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獲取相關信息。
5 “和平區行政許可服務中心簡介”,天津市和平區行政審批服務網,http://www.tjhpxzxk.gov.cn/xzspWeb/zxgk_zxjj.jsp。
6 “天津市萬象稅務師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天津市天信有限責任稅務師事務所”、“天津市榮業會計服務有限公司”、“天津市運泰來財務咨詢有限公司”、“天津市天通稅務師事務所”。
7 通過訪談天津市和平區行政許可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中介組織工作人員獲取相關信息。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