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黨正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糾治形式主義的“頑疾”,要找準問題有的放矢,馳而不息抓好作風,杜絕改頭換面的老問題,積極應對花樣眾多的新問題,把基層干部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束縛中解脫出來。改變“基層圍著部門轉”的現象,要從“閉門造車”轉向“開門問診”,全力糾治“重痕不重績”的形式主義、“繁復不精簡”的流程梗阻、“虛名不務實”的考核標準,讓基層從“應對千條線”回歸“服務一根針”。
堅決糾治形式主義,必須堅持高位統籌,突出問題導向和群眾關切,以基層呼聲為鏡,直擊痛點堵點。所謂“壓擔”,并非要以考核“亂壓擔”“壓虛擔”,而是要以“實干”導向“明燈”引路。要全量排查職責邊界不清晰、部門履職不到位、考核不合理、群眾反映強烈等堵點事項,將“填表多”“會議頻”“迎檢累”等高頻問題納入整改清單,科學劃分各線辦基層履職事項清單工作,種好“責任田”,干好“分內事”,著力破解“水過地皮濕”“掛空擋踩虛油”的問題,讓政策對接泥土、讓文件沾染汗水、減負減到心坎,讓基層治理從“層層交表”走向“處處交心”,從“痕跡主義”到“實績主義”,以群眾滿意度、問題解決率為刻度,在“田間地頭脫鞋下河”大興實干之風。
當然,解決形式主義問題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在不斷實踐中久久為功,尤其是要鼓勵基層因地制宜、因時制宜、一域一策、實事求是,在資源稟賦中找特色,于群眾呼聲中提煉“共性解”與“個性策”。要以解決形式主義問題為契機,既防“窮折騰”的蠻干,更拒“花架子”的虛功,探索出更多符合本地實際的新思路、新舉措,從而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的活力和創造力,以更加擔當、專業、務實的作風,在基層廣袤天地中大展身手、大有作為。(作者:周王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