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是長期困擾基層治理的頑疾,不僅浪費資源、損害群眾利益,還嚴重影響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要在基層減負中徹底解決這一問題,只有“破”除數據頑疾,“立”起實干導向,“創”出長效機制,才能做到標本兼治。
“破”除數據頑疾。隨著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政務工作逐漸從“紙上”走向“指尖”,其出發點是為了優化流程、簡化手續,讓基層干部從繁瑣的事務中解脫出來,有更多精力深入一線、服務群眾。然而,一些地方卻背離了這一初衷,將原本的“指尖政務”異化為“指尖枷鎖”。破數據頑疾,必須深挖根源,要從端正各級領導干部的政績觀入手,切實整治重痕不重績、留跡不留心等突出問題,杜絕急功近利、華而不實、投機取巧、數據造假等問題,防止形式主義“改頭換面”。要強化制度約束,明確工作規范,讓基層干部以“管理需求+服務需求”為導向,筑牢為民服務的根基,確保數字化服務能夠真正解決群眾的實際問題。
“立”起實干導向。“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的關鍵在于樹立實干導向,讓“務實”成為黨員干部的標配。要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將實干成效作為重要考核指標,加強對務實擔當干部的正向激勵,對那些只說不做、敷衍塞責的干部嚴肅問責。黨員干部要將人民群眾的滿意度作為衡量政績的根本標準,多做打基礎、利長遠、出實效的工作,不搞“面子工程”“政績工程”,真正做到對人民負責。要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把辦公室搬到田間地頭,了解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把會議室里的空談轉化為院壩會后的實干,以釘釘子精神抓落實,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將政績刻在群眾心坎上。
“創”出長效機制。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既要找準病灶、對癥下藥,解決當前存在的突出問題,更要從制度層面入手,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扎緊制度的籠子,從根本上鏟除其滋生的土壤。要按照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的要求,從實際出發,進行科學論證,確保制度既可行又適應現實需求。要加強對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制度在執行過程中不打折、不變形、不走樣,并定期對現有制度進行評估。要常態化開展監督檢查,壓實主體責任,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露頭就打,防止其反彈回潮,真正實現干部輕裝上陣、百姓收獲實惠。(宜良縣紀委監委 易盛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