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鶎痈刹恳粩鄰膹V大勞動者身上汲取精神養分,以奉獻為犁耕熱土、以擔當為刃破梗阻、以服務為橋聯民心、以奮斗為炬亮征程,用奉獻、擔當、服務、奮斗作為“勞動最光榮”的生動注腳。
以奉獻為犁深耕熱土
奉獻精神是基層干部最深沉的價值底色,是“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格局擔當。基層工作需要日復一日的堅守:田間地頭的泥濘腳印、深夜調解矛盾時的沙啞嗓音、暴雨中轉移群眾時的濕透衣背,都是奉獻的無聲注腳。奉獻的本質,是甘當“鋪路石”,愿做“栽樹人”。唯有將個人理想融入群眾期盼,在平凡崗位上以“春蠶吐絲”般的恒心織就民心紐帶,才能在歲月沉淀中收獲“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口碑”的真摯回饋。
以擔當為刃破除梗阻
擔當精神是基層干部最硬核的品格烙印,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血性膽識?;鶎用軉栴}集中,真正的擔當,不是口號震天的“花架子”,而是敢于走進“矛盾窩”、接下“燙手山芋”的行動自覺。需要基層干部以“新官理好舊賬”的歷史責任感,直面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以“見紅旗就扛,見第一就爭”的拼搏銳氣,帶領群眾攻堅克難。
以服務為橋聯通民心
服務精神是基層干部最根本的價值原點,是“把屁股端端坐在老百姓這一面”的情感自覺。基層服務不是照本宣科的政策傳達,而是帶著溫度的“精準滴灌”,要用方言土話講透政策,才能讓群眾聽得懂、信得過;要用“將心比心”算明白產業轉型的經濟賬,才能讓群眾算得清、愿意干。這種精神要求干部既要有“俯身聽民意”的謙卑,更要有“躬身解民憂”的實效。唯有將“官話”變“土話”、“轉辦”變“直辦”,“要你干”變“我帶你干”,才能讓政策落實不打折扣,讓服務真正成為聯通民心的“連心橋”。
以奮斗為炬照亮征程
奮斗精神是基層干部最鮮明的精神標識,是“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戰略定力。基層發展沒有“一鍵生成”的捷徑,鄉村全面振興更非“百米沖刺”的短跑,需要以“釘釘子精神”一錘接著一錘敲。基層干部要在基層繁重任務中練就“十個指頭彈鋼琴”的統籌能力,要在“走親入戶”中培養“一枝一葉總關情”的共情能力。唯有以“逆水行舟”的緊迫感、“滾石上山”的堅韌勁,把規劃圖變成施工圖、把時間表轉化為成績單,方能找到自己和群眾的幸福源泉。(浙江省天臺縣泳溪鄉 王鵬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