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劃(2024-2028年)》,為新時代黨員教育高質量發展錨定了方向。黨員教育是筑牢思想之基的“源頭活水”,更是鍛造過硬隊伍的“關鍵引擎”,當緊扣新時代新任務,通過找準內容“靶向點”、創新形式“活力點”、打通轉化“實踐點”,推動黨員教育從“有形覆蓋”向“有效賦能”躍升,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凝聚先鋒力量。
找準內容“靶向點”,讓教育供給“精準滴灌”。黨員教育貴在“對癥下藥”。要立足不同領域、不同崗位黨員的差異化需求,明確分類施教方向,實現“精準畫像、按需配餐”。要堅持以黨的創新理論為“綱”,將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等作為教育培訓的“必修課”,原原本本學、逐字逐句悟。應當緊扣事業發展“急需”與黨員能力“短板”,開發基層治理、產業發展等“實用課程庫”,讓教育內容既接“天線”更接“地氣”,確保黨員干部學有所獲、學有所用。
創新形式“活力點”,讓教育載體“有聲有色”。破解黨員教育吸引力不足的難題,需在守正創新中“破局”。聚焦實體陣地打造“浸潤式課堂”,依托革命遺址、黨性教育基地等資源,通過重溫入黨誓詞、沉浸式情景黨課、榜樣故事分享等鮮活形式,讓黨員在“身臨其境”中感悟信仰力量、傳承紅色基因。拓展“云端課堂”提效增能,借助“智慧黨建”平臺、短視頻、直播等載體,打造“指尖上的學習陣地”,定期推送政策解讀、案例剖析、經驗分享等“微課程”,打破時空限制,實現流動黨員、新業態群體“動態覆蓋”。傳統與創新的“雙輪驅動”,既讓教育形式“活起來”,更讓黨員參與“熱起來”,通過“線上+線下”雙向賦能,切實提升黨員教育的穿透力和感染力。
打通轉化“實踐點”,讓教育成效“落地生根”。黨員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實踐。要搭建“實踐課堂”錘煉本領,把培訓現場延伸到鄉村全面振興一線、社區治理前沿、企業生產車間,通過“黨員責任區”“攻堅突擊隊”等載體,引導黨員在產業發展、矛盾調解、技術攻關中檢驗學習成效。同時,健全“學用轉化”閉環機制,將黨員參訓表現與評優評先、考核任用掛鉤,通過“承諾踐諾”“擂臺比武”等活動,激勵黨員在服務群眾、推動發展中當先鋒、作表率,真正實現從“學得好”向“干得好”跨越。唯有將理論之“知”與實踐之“行”深度交融,方能真正把學習勢能轉化為服務人民的強勁動能。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華墅鄉人民政府 王航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