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在第56個世界地球日期間,中國綠發舉辦“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世界地球日主題活動。期間發布了生物多樣性保護團體標準,強化生物多樣性制度和能力建設,深化生物多樣性保護實踐,以高水平生態保護引領綠色高質量發展。同時,中國綠發聯合中國科學院在千島湖華美勝地落位全國生物多樣性研學示范基地,打造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文旅運營結合的創新示范。
生物多樣性是大自然的寶貴財富,是人類文明可持續發展的基石,保護生物多樣性有助于維護地球生命的共同繁榮與和諧共存。此次,中國綠發為科學推進生物多樣性領跑企業建設,編制發布生物多樣性領跑企業“1+3”技術標準,確定生物多樣性領跑企業評價指標體系、評價流程、評價方法等,并圍繞公司主營的新能源、房地產、文旅商業等業態經營特征,分別制定光伏發電、居住社區、生態旅游建設活動采取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技術規范。這是國內首個規范企業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的系列團體標準。
在光伏發電領域,標準規定了光伏發電企業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總體要求、規劃設計、建設施工、運營管護中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從生物多樣性影響評估,到場站選址布局,再到制定生物多樣性保護方案作出了詳細規劃。指出制定保護方案要明確生物多樣性保護目標和任務措施,要明確就地、遷地保護和連通性措施,要制定實施生態修復方案以及監測計劃等;從前期規劃到落地執行給出了標準。
居住社區領域,主要強調了合理規劃土地利用和空間布局,在建設施工標準、海綿設施利用、韌性景觀、綠色景觀、生態修復等層面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方案制定標準。另外,在運營保護層面也做出了詳盡規劃,如實施物種保護及棲息地保護、防控環境污染、提升氣候韌性、開展生物多樣性監測、開展生物多樣性宣傳教育、社區共建共管等,將生物多樣性保護貫穿到規劃、建設、運營、服務的全過程。
生態旅游領域對于生物多樣性保護更為重要,標準指出,結合地域環境建立適合當地的生物多樣性友好經營鏈條,以及物種保護和棲息地保護規劃;在日常管理和巡護檢查中做到對生物多樣性進行實時準確監測;另外積極組織生物多樣性宣傳教育活動,努力創造全民共建、全民參與的生態旅游新面貌。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中國綠發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將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全面融入企業改革、發展和生產經營各環節,積極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全面踐行綠色低碳發展。(文章來源:中國綠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