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4日至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對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三國進行國事訪問。在單邊主義、強權政治沖擊世界的大背景下,此訪以命運共同體建設為主線,立足周邊,面向全球,聚焦睦鄰友好、推動互利合作,樹立了中國同東南亞國家關系新的里程碑,為地區國家的團結合作和世界的發展穩定注入新動能。
擘畫新時代中越命運共同體建設新藍圖。中越是山水相連的社會主義友好鄰邦,擁有共同理想信念和廣泛戰略利益。志同道合、命運與共是中越關系的最鮮明特征。從世紀之交確立“長期穩定、面向未來、睦鄰友好、全面合作”方針和“好鄰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精神,到2008年建立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再到進入新時代,宣布構建具有戰略意義的中越命運共同體,中越雙方秉持友好初心,賡續傳統友誼,牢記共同使命,推進各領域合作取得積極進展,共同推動社會主義事業在世界百年變局中發展壯大。
此訪適逢中越建交75周年。75年來,中越雙方在爭取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的斗爭中相互支持,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攜手并進,在推進各自現代化進程中砥礪前行,成為社會主義國家團結合作的典范。訪問期間,兩黨兩國領導人一致確認,將按照政治互信更高、安全合作更實、務實合作更深、民意基礎更牢、多邊協調配合更緊、分歧管控解決更好的總體目標,推動雙方全面戰略合作向更高質量、更深層次發展,加快構建具有戰略意義的中越命運共同體。在各自國家發展振興的關鍵時期,中越把準命運共同體建設的方向,從睦鄰友好的歷史長河中汲取力量,在命運與共的發展大局中開拓未來,必將為世界社會主義事業和人類發展進步作出新貢獻。
雙方發表聯合聲明,簽署45份合作文件,有力推動兩國務實合作提質升級、發展戰略加速對接。其中一大亮點是啟動中越鐵路合作機制,同意推動跨境標準軌鐵路聯通,盡快開展越南老街——河內——海防標準軌鐵路科研工作,加快研究河口——老街鐵路連接線方案。雙方鐵路合作實現擴容升級將極大提升跨境運輸能力,降低物流成本,讓兩國供應鏈“無縫銜接”,進一步打通西部陸海新通道,賦予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更強勁發展動能,成為中越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標志性工程,推動具有戰略意義的中越命運共同體建設走深走實。
開啟中馬友好合作新的“黃金五十年”。中國和馬來西亞是隔海相望的友好鄰邦,中馬傳統友誼跨越千年、“切水不斷”。馬來西亞是東盟成立后最早同新中國建交的東盟國家,也是最早同中國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東盟國家之一。近年來,在兩國領導人戰略引領下,中馬關系保持高水平發展,高層交往互動頻密,政治互信持續鞏固,務實合作成果豐碩,人文交流異彩紛呈,多邊協作密切有效,樹立了鄰國間相互理解、合作共贏的典范。2023年,兩國宣布共建中馬命運共同體,開啟雙邊關系新的歷史篇章。去年中馬共同慶祝建交50周年。此訪是習近平主席時隔12年再次對馬來西亞進行國事訪問,對推動中馬關系提質升級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此訪最重要的成果是兩國領導人將中馬關系定位提升至新高度,宣布構建高水平戰略性中馬命運共同體。這是雙邊關系定位又一躍升,推動中馬命運共同體建設邁上新臺階。作為亞洲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的重要代表,中馬關系超越雙邊范疇,有更加豐富的時代內涵和世界意義。不久前,馬來西亞成為金磚伙伴國。馬來西亞是今年東盟輪值主席國和現任中國——東盟關系協調國。針對當前國際秩序和經濟全球化遭受沖擊,中馬兩國達成共識,將同地區國家團結一致,共同抵御地緣政治和陣營對抗暗流,沖破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逆流,守護好亞洲家園的美好發展前景。
訪問期間,雙方簽署26份合作文件,取得創紀錄的豐碩成果。以簽署互免簽證協定為契機,雙方將加強交流合作,促進民心相通,賡續傳統友誼。雙方同意深化發展戰略對接,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攜手走好現代化道路。雙方商定共同打造地區新質生產力合作高地,聚焦數字經濟、綠色經濟、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數據鏈、人才鏈融合發展,共建新興技術聯合實驗室,樹立地區高質量發展標桿,助力各自現代化進程。中馬友好合作已駛入快車道,將在共同目標指引下提質升級,開啟下一個更加輝煌的“黃金五十年”。
推動新時代全天候中柬命運共同體建設行穩致遠。中國和柬埔寨是同甘共苦、守望相助的鐵桿朋友。2019年,中柬率先簽署構建命運共同體行動計劃,中柬命運共同體建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2023年,雙方開啟建設高質量、高水平、高標準中柬命運共同體的新時代。“鉆石六邊”合作架構不斷走深走實,“工業發展走廊”和“魚米走廊”建設取得積極進展,“中柬人文交流年”辦得有聲有色,給兩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此訪是習近平主席時隔9年再次訪問柬埔寨。雙方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柬埔寨王國關于構建新時代全天候中柬命運共同體、落實三大全球倡議的聯合聲明》。這是中國首次同東南亞國家將雙邊關系提升到全天候高度,也是在雙邊層面構建的首個新時代全天候命運共同體。雙方一致同意打造更高水平的政治互信,拓展更高質量的互利合作,筑牢更高層次的安全保障,開展更高頻率的人文交流,實施更高標準的戰略協作,大力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不斷充實中柬“鉆石六邊”合作架構,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樹立典范。
訪問期間,雙方簽署37份合作文件,涵蓋產供鏈合作、人工智能、發展援助、海關檢驗檢疫、衛生等領域,既幫助柬方提升自主發展能力,也廣泛惠及普通民眾。中方宣布向柬方修建扶南德佐綜合水利項目提供必要支持,還根據柬方需要制定了“工業發展走廊”“魚米走廊”兩份合作規劃,助力柬打造現代化工業生產高地、提升農業科技化產業化水平,充分彰顯了中柬親密無間、牢不可破的鐵桿友誼,樹立了平等相待、互利雙贏的合作標桿。
中國幅員遼闊、邊界線長,周邊是實現發展繁榮的重要基礎、維護國家安全的重點、運籌外交全局的首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關鍵。在國際形勢日趨復雜的當下,此訪釋放出中國一如既往扎根周邊、貢獻周邊的明確信號,致力于推動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攜手周邊國家實現共同發展,為動蕩不安的世界注入了寶貴的穩定性和正能量。
中國始終堅定維護自由貿易,維護周邊和發展中國家利益。當前,國際局勢動蕩加劇、亂象頻出。美國隨意加征關稅,無視國際規則,大搞唯我獨尊,東南亞國家首當其沖深受其害。值此危機時刻,習近平主席明確指出,搞貿易戰破壞國際貿易體系,沖擊全球經濟穩定,損害世界各國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正當利益。中方呼吁周邊國家以開放包容、團結合作抵制“脫鉤斷鏈”、“小院高墻”和濫征關稅,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的亞洲價值觀回應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以亞洲的穩定性和確定性應對世界的不穩定和不確定。此訪釋放了中國堅定捍衛多邊主義和國際貿易規則的強烈信號,為各國團結合作注入信心和勇氣。
中國始終致力于同周邊國家共享發展機遇。習近平主席強調,中國將推進高質量發展、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同各國特別是周邊國家共享發展機遇。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始終向周邊國家敞開,歡迎更多東盟國家優質產品對華出口。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共建“一帶一路”始于周邊、惠及周邊,促進中國與周邊國家發展繁榮。中國已同周邊25個國家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是18個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中國主張開放的區域主義,作為周邊國家主要貿易伙伴和重要投資來源地,中國與地區國家達成《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議定書有望年內簽署。中國不斷以自身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開放為周邊國家帶來持久紅利,讓中國式現代化更多惠及周邊,攜手周邊國家共同建設和平、安寧、繁榮、美麗、友好的美好家園。
(作者系習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綜合研究室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