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商務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5年版)》(以下簡稱《清單(2025年版)》)。新修訂的清單事項數量由2022年版的117項縮減至106項,市場準入限制進一步放寬。
這次清單的準入措施具體調整情況如何?如何更好破除各種形式的市場準入壁壘?圍繞這些問題,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進行了解讀。
準入環節更加精簡
所謂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是指以清單形式將我國境內禁止和經政府許可才能夠投資經營的行業、領域、業務匯總列出,各級政府依法采取相應管理措施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之外,各類經營主體皆可依法平等進入。據介紹,全國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于2019年、2020年、2022年、2025年進行了四次修訂,事項數量由2018年版的151項縮減至2025年版的106項,進一步降低市場準入環節的交易成本。
“《清單(2025年版)》修訂堅持‘該減的堅決減,該增的合理增’,全面體現近年來法律法規‘立改廢釋’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成果,事項數量由2022年版的117項縮減至106項,事項下的全國性具體管理措施由486條縮減至469條,地方性管理措施由36條縮減至20條。”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說。
具體看,《清單(2025年版)》刪除了8條全國性措施,主要涉及公章刻制、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專用產品等。比如,公章刻制業由許可制改為備案制,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專用產品銷售業務改革為基于強制性國家標準的檢測認證制度,相關市場準入管理措施相應取消。
新一版清單嚴格貫徹落實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要求,根據國家在林草、藥監、農業農村、交通運輸、市場監管、金融、水利、教育、衛健、公安等領域的全國性法規,取消了相應的地方性許可措施。
《清單(2025年版)》還部分放開了一批全國性措施,如取消電視劇制作單位設立、藥品批發零售企業籌建、藥品和醫療器械互聯網信息服務、醫療機構使用放射性藥品(一、二類)、試辦新型電信業務、林木種子進口、增值稅發票印制等管理措施。
“相關領域保持必要市場準入管理,但準入環節更加精簡。”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說。
堅決守住安全底線
在推進“寬準入”的同時,新一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堅決守住“管得住”的底線,對部分領域市場準入作了進一步規范。
規范新業態新領域準入,涉及無人駕駛航空器、電子煙等新型煙草制品、藥品藥械網絡銷售、互聯網信息服務等領域。比如,此次修訂依據2024年實施的《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規定,將“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運營合格證審批(微型無人駕駛航空器除外)”納入負面清單。新一版清單還將非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從“備案”調整為“核準”,將電子煙等新型煙草制品的生產、批復、零售相關審批納入清單。
維護重要領域重點安全,涉及金融安全、生產安全、國家安全等領域。“例如,為了進一步規范金融監管,新一版清單明確非金融機構、不從事金融活動的企業,在注冊名稱和經營范圍中不得使用‘期貨公司’等字樣,落實了未經有關機構核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設立或者變相設立期貨公司,經營或者變相經營期貨經紀業務、期貨交易咨詢業務的有關規定。”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研究所企業與創業室副主任張銘慎說。
此外,提升相關領域審批效能,具體涉及低運量軌道交通項目審批和非液化天然氣進口的油氣專用泊位審批兩大領域。
“將相關舉措納入負面清單,不僅有利于切實保障各方的合法權益,而且有利于推動高水平安全與高質量發展良性互動。”張銘慎說。
著力打通堵點卡點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有關部門圍繞確保清單扎實落地,積極破除各種形式的市場準入壁壘,累計已向社會公開通報7期115個違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典型案例,破除了一批基層政府關注、經營主體關心、人民群眾關切的市場準入障礙,有力保障了經營主體市場準入權利。
“但是也要承認,清單之外‘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等堵點卡點尚未消除,發現和破除市場準入壁壘的機制還沒有完全成熟,企業‘上告無門’‘告而不理’‘理而不決’等問題不同程度存在,還沒有完全做到‘非禁即入’落地生根。”該負責人說。
對此,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將開展市場準入壁壘清理整治行動。“此次整治行動,將對涉及市場準入的各類規定文件進行全面清理,對違規增設準入事項或條件、違規擴大準入范圍等情況,要一律糾正;對既無上位法依據,又無相應法定程序設立的市場準入規定,要一律廢止。”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按程序對轉辦問題線索核實整改情況和地方報送的典型案例進行審核后,按照“一案一核實,一案一通報”的原則進行公開通報、向社會公示,并同步納入全國城市信用監測范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