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新思想 > 五位一體 > 文化篇 > 正文

從中華優秀傳統生態文化中汲取智慧滋養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圍繞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出了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目標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向來尊重自然、熱愛自然,綿延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孕育著豐富的生態文化。”汲取中華文明中蘊含的“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以時禁發”的治理理念、“天地大美”的美學觀念等,有助于為我們在新征程上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推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提供智慧啟迪。

“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

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天、地、人三者是相統一的、和諧共生的,并逐步形成了“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態觀。孟子提出“萬物皆備于我矣”,即萬事萬物的本性都為“我”所具備,進一步而言就是指萬物本性都與“我”所通,這是“天人合一”理念產生的重要基礎。莊子提出“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闡明了人與自然在本質上是統一的,表達了“天人合一”的追求。宋明理學對“天人合一”作出進一步闡釋,程顥提出“天人一本”,認為天理和人性相通,人通過修養可以達到與天理和一;王陽明提出“心即理”,認為心與天理相通,人通過“致良知”可以實現天人合一。這些思想觀點,表明了華夏先人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智慧,是中華民族在5000多年歷史發展中形成并認同的自然觀念。

“天人合一”理念在實踐中體現為尊重自然。在數千年的發展歷程中,“天人合一”從“敬畏生命,仁愛萬物”為始,崇尚以“善”為核心,要求人們對自然界中的生命葆有敬畏和仁愛之心,敬畏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即做到尊重自然本身。老子提出“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認為宇宙中還有道、天、地,人只是“四大”其中之一,不可以超越其他幾個而肆意妄為。同時,中國古人很早就認識到尊重自然、保護環境在治國理政中的重要性。《尚書·堯典》提出“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意指在治理國家時,要恭敬地遵循自然規律,按時從事生產活動。《史記·周本紀》記載“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夫國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之征也”,從水源的視角強調了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對于國家和民族的重要性。

“以時禁發”的治理理念

中國古代很早就產生了“以時禁發”“取予有節”的生態治理理念,這是一種順應自然規律,保護自然環境的優秀傳統文化。《管子·八觀》記載,“山林雖廣,草木雖美,禁發必有時”,認為雖然自然資源豐富,但對自然資源的利用和索取必須順應自然規律,按照時令開采。《荀子·王制》記載,“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故五谷不絕而百姓有余食也”,表明人們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規律進行農耕勞作,那么糧食就會富余,百姓也能安居樂業。同時,古人也認識到自然界有其固有運行法則,人們的生產生活必須順應自然規律。如《論語·述而》提出“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呂氏春秋》記載“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焚藪而田,豈不獲得?而明年無獸”等,都提出要對自然資源“取之有度、用之有節”,給自然界的循環再生留有時間和空間,保障自然資源的源源不絕。

除了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古代王朝還頒布了許多保護生態環境的禁令與法度,來維護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自然資源。《逸周書》記載,“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長。夏三月,川澤不入網罟,以成魚鱉之長”。《伐崇令》記載,“毋壞室,毋填井,毋伐樹木,毋動六畜。有不如令者,死無赦”。此外,《策林二》中也提出要用法制控制人的無極之欲,認為天地萬物的資源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是無限的,若不運用法度加以制約,再充沛再豐厚的資源也終會窮盡。這些思想蘊含著先人們對資源合理利用和科學管理的意識。

“天地大美”的美學觀念

“天地大美”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傳承中人們傾心向往和不懈追求的美好境界。莊子提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認為天地本身就具有“大美”,無需依靠語言去表達修飾,這本質上是對自然之美的強烈贊美與向往。蘇軾在《赤壁賦》中寫下“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表達了對天地之美永恒與無私的贊美,也表現了對于自然環境狀況與生態環境價值的認識。

除了對自然之美的向往外,古人也深諳愛護自然之美的必要。“尚儉戒奢”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傳承中形成和沉淀的傳統美德,《論語·八佾》提出“禮,與其奢也,寧儉”。《朱子家訓》指出,“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強調對自我物欲的控制,也反映了對自然資源的愛護。《論積貯疏》中指出,“生之有時而用之亡度,則物力必屈”,即如果使用沒有節制,那么資源必將枯竭,表明古人認識到節儉對保障物質資源的重要作用。

中華文明蘊含的豐富生態文化歷久彌新,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夯實了文化根基,提供了有益借鑒。在科技飛速發展以及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日益強大的今天,我們仍然要從中華優秀傳統生態文化中汲取智慧滋養,將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理論與中華優秀傳統生態文化相結合,奮力譜寫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

(作者:馮霞、余亦茹,分別系福建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廈門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中心首席專家、執行主任;廈門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責任編輯:張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奇米影视中文字幕 | 欧美成人aaa大片 | 视频免费网站 | 草草视频免费观看 | 日日麻批视频 | 成人三级影院 | 国产97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黄色毛片 | 亚洲第一黄色 | 免费观看性生交大片人 | 午夜淫片 |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2021 |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 日本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观看 |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观看 | 黑人解禁hd在线观看 | 色你懂的| 精品国产麻豆 | 青青热久久综合网伊人 | 黑人黑粗硬视频 | 免费在线看黄视频 | 夜夜夜爽爽爽久久久 |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777图片 | 青青草在线免费观看 | 91青娱乐在线 | 国产在线视频99 | 午夜一级精品免费毛片 | 女女在线视频 | 国产成人aaa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日本免费一级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国产精品污 | 在线视频麻豆 | 不卡的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 日本一级毛片大片免费 | 国产免费全部免费观看 | 久久久www免费人成看片 |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成人啪啪免费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