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志成、楊慧(分別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際戰略研究院院長、國際戰略研究院講師)
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總有一些重要時刻和重大事件因其影響深遠而成為永恒記憶。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度尼西亞萬隆舉行的亞非會議是世界歷史上第一次由亞非國家自行發起、自主討論自身事務的國際會議,是廣大發展中國家通過聯合自強維護世界和平、實現民族獨立、建設富強國家的重要歷史事件。這次會議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達成萬隆會議十項原則,形成了以團結、友誼、合作為核心的萬隆精神,譜寫了亞非地區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的歷史篇章,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值此萬隆會議召開70周年之際,面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的嚴峻挑戰,面對個別國家危害深重的霸權霸道霸凌行徑,我們回顧和紀念萬隆會議、堅持和弘揚萬隆精神,既是對重要歷史經驗的傳承,對于加強全球南方國家團結自強、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也具有重要意義。
萬隆會議樹立了亞非國家團結合作的歷史豐碑
萬隆會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亞非人民反對殖民主義、爭取民族獨立斗爭的勝利成果,極大地鼓舞和壯大了世界反殖反霸力量,加速了全球殖民體系瓦解的歷史進程,也標志著廣大南方國家特別是亞非國家開始團結起來,作為一支新興政治力量登上世界舞臺,成為二戰后國際政治格局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這次會議提出的萬隆精神迅速成為凝聚廣大南方國家的牢固紐帶和團結自強的思想旗幟,激勵著全球南方國家人民擺脫冷戰束縛,追求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以萬隆精神為底色,20世紀60年代不結盟運動的發展成為冷戰期間第三世界國家的重要政治力量,是20世紀全球反霸權、促合作的重要體現。作為萬隆精神在南南合作領域的制度化延伸,77國集團攜手并進,為維護發展中國家的合法權益奮力抗爭,為追求國際社會公平正義不懈奮斗。
在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努力下,從最初爭取民族獨立到如今追求共同發展,從反對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的歷史斗爭到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的當代實踐,從推動區域合作的“覺醒大陸”到全球治理的新興力量,廣大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聲音日益響亮,在國際舞臺上的作用更加重要,對國際格局和國際秩序的演變產生著深刻的歷史影響。
七十年歲月砥礪,國際形勢滄桑巨變,但萬隆會議及其形成的萬隆精神卻歷久彌新。隨著全球南方的蓬勃發展,萬隆精神不斷傳承創新、與時俱進,不僅成為發展中國家友誼與合作的基石,更激勵全球南方國家團結一心、走向振興,推動世界向著更加公正、和諧、繁榮的方向穩步前行。
根據團結、友誼、合作、和平共處、求同存異的原則精神,萬隆會議將各國共同利益置于分歧之上,跨越意識形態藩籬與文化隔閡,排除外部勢力干擾,為和平解決國家間歷史遺留問題和國際爭端提供了路徑,為不同社會制度與多元文明背景國家間和平共處樹立了典范。萬隆會議確立的十項原則成為代表廣大發展中國家利益和立場的國際關系原則,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共同構成國際社會普遍承認并遵循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為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提供了法理基礎,是構建國際新秩序的一次重要探索。
可以說,萬隆精神是亞非國家合作實踐的思想結晶,承載著廣大南方國家反對殖民主義、追求平等發展的集體記憶,更以超越時空的旺盛生命力持續為國際關系發展提供正確指引。
全球南方是弘揚萬隆精神的中流砥柱
在萬隆會議上,新生的亞非國家團結起來堅定捍衛國家獨立,彰顯了南方國家自力更生、合作互助的精神氣質,成為南方國家集體身份認同的歷史起點,為全球南方追求獨立自主、平等互利的國際關系理念提供了歷史范本。
當今時代,全球南方卓然壯大,在鞏固獨立成果的同時致力于賦能世界和平穩定,促進各國共同繁榮,構建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推動國際秩序更加公正合理,成為弘揚萬隆精神的中堅力量。
全球南方是維護和平的穩定力量。和平是全球南方實現發展繁榮的前提條件,也是各國人民的共同企盼。全球南方秉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堅持以對話解爭端,以協商化分歧,以合作促安全。積極參與地區熱點問題的調解和斡旋,尊重各國合理安全關切,推動政治解決熱點問題。推動構建均衡、有效、可持續的安全架構,反對一切霸權霸道霸凌行徑,反對陣營對抗和軍事脅迫。全球南方國家發展壯大,是維護和平力量的增強,是世界正義陣線的擴大。
全球南方是共謀發展的積極力量。全球南方為發展而起,因發展而興。當下全球南方經濟總量的全球占比超過40%,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0%,深刻改寫著世界經濟版圖。面對逆全球化回潮、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挑戰,全球南方國家將發展振興作為首要任務,堅持把發展置于國際議程中心位置,積極倡導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堅定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致力于實現共同發展與繁榮,走出一條公平、開放、全面、創新的發展之路。
全球南方是全球治理的建設力量。2023年,金磚國家作為全球南方的第一方陣,實現歷史性擴員,不斷凝聚全球南方團結進步的合力。二十國集團吸納非洲聯盟加入,是全球南方力量發展壯大的重要事件,也是世界多極化進程的新注腳。今年中國將主辦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巴西、南非將分別主辦金磚國家峰會和二十國集團峰會,這些無疑都有助于發出全球南方的時代強音,不斷提升南方國家在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話語權。
全球南方是文明互鑒的促進力量。全球南方國家擁有豐富多彩的文化傳統和各具特色的社會制度,深知文明多樣性是世界的本色,也是人類進步的源泉。全球南方國家摒棄冷戰思維和陣營對抗的陳舊觀念,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弘揚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尊重和守護世界文明多樣性,支持各國根據自身國情探索發展道路,尊重各國人民選擇的社會制度,推動不同文明、不同制度、不同道路和平共處、共生共榮,在交流互鑒中取長補短,在求同存異中共同前進。
以萬隆精神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弘揚萬隆精神,既是順應國際關系發展正確方向和時代潮流的必然要求,也是應對當前全球性挑戰、共建更加美好世界的客觀需要。隨著全球南方的崛起,亞非拉國家正在加強團結合作,努力改變不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和國際格局,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弘揚萬隆精神,更加需要朝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崇高目標不懈努力。
中國既是萬隆會議的親歷者和萬隆精神的倡導者,更是萬隆精神的踐行者和弘揚者。在萬隆會議上,面對殖民國家的阻撓破壞,周恩來總理以求同存異的外交智慧力挽狂瀾,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融入《亞非會議最后公報》十項原則,為會議的成功舉行作出重要貢獻。
在萬隆精神的引領下,新中國外交開創了新局面,消除了一些國家的疑惑和誤解,贏得了廣泛的支持,獲得了應有的尊重,中國與中東、東南亞、南亞等地區的關系迎來新的歷史轉折,也為后來中國與亞非國家掀起建交高潮打下基礎。
面對百年大變局的加速演進,中國弘揚踐行萬隆精神,倡導將萬隆精神的歷史經驗轉化為現實行動,就是要做世界和平的捍衛者,共同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做全球發展的促進者,共同建設共同繁榮、清潔美麗的世界;做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共同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讓國際規則更加公正合理;做人類文明進步的推動者,共同建設開放包容的世界。
中國是全球南方事業的參與者和引領者。中國作為全球南方的天然成員,始終與其他南方國家同呼吸、共命運,是南方國家可靠的長期合作伙伴,也是支持全球南方發展事業的行動派和實干家。中國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積極為南方國家仗義執言,在國際舞臺上展現出負責任大國擔當;倡導踐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提出并與國際社會攜手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和全球文明倡議,為南南合作注入新的動力;積極完善中國-東盟、中阿合作論壇、中非合作論壇、中國-拉共體論壇、金磚國家峰會、上海合作組織等合作平臺,積極支持金磚擴員,推動增加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全球事務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
特別是近期舉行的中央周邊工作會議強調,周邊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關鍵,要以全球視野審視周邊,增強做好周邊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推動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同周邊國家深化全方位合作、加強各領域交流、共同維護和平穩定,努力開創周邊工作新局面,更加彰顯了弘揚萬隆精神的時代價值。
在近現代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中,處理國與國關系,共同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寧,促進全人類發展與進步,始終是中國不懈探索的方向。70年前,面對“建設一個什么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的重大課題,中國為萬隆會議的成功舉行和萬隆精神的確立發展貢獻了自己的智慧力量;70年后,站在人類歷史的十字路口,我們又一次給出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個時代答案。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萬隆精神的核心內涵一致,精神實質相承。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新時代對萬隆精神的偉大傳承和發揚。隨著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從中國倡議擴大為國際共識,從美好愿景轉化為豐富實踐,弘揚萬隆精神也必將有力推動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榮、進步的光明前景。
《光明日報》(2025年04月23日 1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