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基層青年干部而言,作風建設既是政治要求的“必答題”,更是淬煉成長的“磨刀石”,只有在基層實踐中錘煉務實作風,才能將“指尖形式主義”轉化為“田間實干擔當”,在新時代考卷上書寫無愧于黨和人民的青春答卷。
作風建設是青春答卷的“必答題”。青年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的接班人,作風問題關乎黨的事業興衰成敗。青年干部應當以理論學習強化自身思想引領,定期開展“政治體檢”,筑牢紀律防線,系緊廉潔“風紀扣”。主動跳出辦公室,在駐村幫扶、窗口輪崗等一線實踐中錘煉為民情懷,通過化解信訪矛盾、推進民生工程校準初心使命。在鄉村全面振興的田野上,青年干部只有摒棄“走過場”的敷衍心態,真正沉下心來,從田間地頭的泥土中汲取智慧,才能讓政策落地生根,讓群眾看到實效。
作風建設是青春成長的“磨刀石”。作風建設不僅是外在要求,更是青年干部錘煉黨性、提升能力的內在需要。基層是作風建設的主戰場,也是青年干部成長的“練兵場”。要在基層實踐中鍛造“實戰型”作風,建立“作風能力雙提升”機制。通過開發“智慧監督云平臺”,用大數據分析調研頻次、群眾評價等指標,實時預警形式主義傾向;設立“作風挑戰清單”,圍繞征地拆遷、老舊小區改造等難題,以“揭榜掛帥”機制激勵干部主動認領任務,在矛盾調處中培養攻堅韌勁。建立“作風學分制”,將基層調研成果、群眾滿意度轉化為量化積分,與評優晉升掛鉤,讓務實作風成為青年干部最鮮明的成長標簽。作風建設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青年干部唯有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將作風建設融入日常、抓在經常,才能在磨礪中成長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材。
作風建設是青春奮進的“風向標”。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沒有休止符。要構建“標桿引領+實踐導航”機制,在改革攻堅最前沿樹起作風建設的青春航標。建立“青鋒指數”評價體系,將基層走訪頻次、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解決率等指標納入青年干部成長檔案,通過“季度曬績、年度定標”動態校準奮斗方向;創新“新風賦能”成長機制,組織青年干部與改革先鋒、駐村榜樣開展“青藍結對”,通過“田間黨課”“車間問策”等實境教學,讓“腳踩泥土、心懷民生”成為青春最亮底色。作風建設如同遠洋巨輪的羅盤,既標注為民服務的根本航向,更指引攻堅克難的精神坐標。青年干部當以“弄潮兒向濤頭立”的銳氣,讓作風建設的新風鼓滿青春之帆,在破浪前行中書寫無愧于時代的壯麗篇章。
(作者:何齊民,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衢化街道辦事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