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袤的中國大地上,鄉村全面振興的號角已經吹響,一幅幅產業興、人才聚、生態美的鄉村新畫卷正徐徐展開。作為基層干部,我們肩負著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歷史使命,必須錨定“振興坐標”,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務實的舉措,繪就鄉村蝶變的壯美畫卷。
錨定“產業興旺”。 產業是鄉村全面振興的基石,只有產業興旺,才能讓農業經營有效益,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我們要立足鄉村實際,深挖特色資源,發展適合本地的特色產業,如特色種植、養殖、鄉村旅游等,形成“一村一品”的發展格局。同時,要注重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鼓勵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壯大,提高農業生產的組織化程度和市場化水平。此外,還要加強農業科技創新,推廣先進適用的農業技術,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農產品質量,讓農民在產業發展中獲得更多實惠。
錨定“人才匯聚”。 人才是鄉村全面振興的關鍵,只有吸引和留住人才,才能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我們要營造良好的人才發展環境,出臺優惠政策,吸引各類人才投身鄉村全面振興事業。一方面,要鼓勵本土人才返鄉創業,為他們提供創業指導、資金扶持等服務,讓他們在家鄉的土地上實現人生價值。另一方面,要積極引進外部人才,特別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新鮮血液。同時,還要加強人才培養和激勵,提高鄉村人才的素質和能力,激發他們投身鄉村全面振興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錨定“生態宜居”。 生態宜居是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目標,只有守護好綠水青山,才能讓鄉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我們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打造宜居宜業的鄉村環境。一方面,要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另一方面,要注重生態保護和修復,加強農村垃圾、污水治理,推進農村廁所革命,讓鄉村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同時,還要發展生態經濟,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讓農民在生態保護中獲得更多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