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發展格局 創新合作共贏 重慶深化國企與央企、民企、外企聯動發展
文章來源:重慶市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5-04-22
重慶市國資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部署要求,建立市屬國企與中央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三企”聯動發展機制,推動各類所有制企業優勢互補、融合創新、共贏發展,構建形成多領域、深層次、全方位合作發展格局,更好服務保障現代化新重慶建設。
雙向奔赴,深化央地國企對接合作
一是建立工作機制,組建中央企業對接服務專班。重慶市建立央企對接服務“三個一”工作機制,在市國資委設立中央企業服務處,落實“不叫不到、隨叫隨到、服務周到、說到做到”服務工作理念,定期走訪、對接央企總部及下屬各級分(子)公司,建立互動交流清單和問題清單,聽取意見建議及發展訴求。二是跟進對接對話,加強全方位協同聯動。召開中央在渝企業對接服務工作座談會,走訪、接待央企總部及下屬各級分(子)公司130余次,協調解決企業增產擴能、職工住房就醫等問題40余個。建立部門、區縣、企業聯動機制,圍繞央企參與的2024年全市158個重點項目建設,壓實區縣責任,加強跟蹤調度、服務,確保按計劃推進項目進度。常態化做好在渝央企黨組織關系屬地化服務,一體推進在渝央企、市屬國企黨員培訓。加大對在渝央企評選表彰傾斜支持力度,2023年至今累計推薦16個在渝央企集體和個人獲評全國性榮譽。三是打造樣板標桿,塑造“央渝同行”標志性服務品牌。打造具有重慶辨識度的“央渝同行”特色服務品牌,助力區縣搭建與央企溝通橋梁。2024年以來,謀劃開展南岸、渝中、長壽、涪陵4場“央渝同行”發展對接活動,聚焦新能源、先進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城市更新、物流樞紐、文化旅游等多個領域。
同向發力,深化與民企對接合作
一是建立國企民企協同發展統籌機制。市國資委聯合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建立推動國企民企協同發展的統籌機制,共同印發《建立民企國企協同發展機制改革工作方案》,明確工作目標、責任分工、重點任務。組建工作專班、印發工作方案、搭建合作平臺,建立會議協商、工作調度、信息發布等工作機制,有力有序推進各項協同工作。推動各區縣、市(區)屬國企、廣大民營企業積極響應參與、主動對接合作,形成橫向聯動、縱向貫通、齊抓共促的工作格局。二是打造國企民企協同發展品牌矩陣。創辦“系列行”,開展國企民企聯合高校行、科研院所行、區縣行、省區市商會行等系列活動,拓展推廣互動渠道。創設“線上推”,開發重慶國企民企協同發展服務平臺并試運行,為企業搭建展示產品、商機對接的平臺,建立了7×24小時永不落幕的對接會。創建“優品匯”,搭建“國企優品”線上商城、匯集上千種商品與服務,通過品牌聯動、企企協同、助力國企民企有更多互利共贏的生意。創新“四鏈”融,每年發布100個“四鏈”融合項目,推動市屬國企與民企圍繞“四鏈”融合尋找新的合作點、增長點、突破點。三是推動國企民企協同發展提質增效。舉辦3次國企民企協同發展項目集中發布活動,建立項目遴選儲備、推介發布、跟蹤推進、落地服務等全過程管理機制,實行月專報、季調度、年評價,成立招商專班,加強重點推介,推動國企民企協同發展項目落地見效。截至2024年11月底,共簽約556個項目,金額470億元,包括產業鏈合作、股權合作、資產合作等多種類型,涉及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現代制造業、汽車貿易、文化旅游、商業房產等多個領域,協同內容不斷深化拓展。
優勢互補,深化與外企對接合作
一是以多跨協同為核心,放大“聯動”無形資源。做實對外開放聯席工作機制,加強國資、商務、發改等部門協同。積極完善專業機構聯動機制,與西南政法大學、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重慶分公司、香港貿發局等簽訂合作協議,在法律支持、人才保障、政策性信用保險、國際投資保險、國際合作等方面開展務實合作。深化咨詢服務機制,聯合智庫機構,開展市屬國企服務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課題研究,推動放大“聯動”服務全局效能。二是以活動為載體,豐富“聯動”有形載體。成功舉辦“外資參與重慶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項目推介會暨簽約活動”,13個國家(地區)的70余家外資企業參加,公開發布市、區(縣)兩級國企合作項目37個,總投資155億美元。積極推動慶鈴集團參與“渝車出海”行動及2024中國機電產品(新加坡)品牌展覽會,與新加坡企業達成合作意向。組織市屬重點國企出訪香港參加第九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推動市屬國企“走出去”洽談重點合作項目、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組織市屬國有制造業企業開展境外招商推介,拓展中新(新加坡)互聯互通項目第三方市場合作。三是以重點項目為抓手,推動“聯動”形成標志成果。三峰環境集團與法國蘇伊士集團成功簽署固廢轉能領域合作協議,成功實現法方主要負責人來渝回訪,有力推動雙方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持續深化。交通開投集團與新加坡鵬瑞利集團成功簽訂重慶東站TOD項目勾地協議,預計總投資達30億元。物流企業加力布局“海外倉”項目,制造業企業積極擴大對東盟貿易規模。文旅集團等與新加坡烏節國際公司探索數字文旅項目合作。截至目前,市屬國企與70多個國家有經貿往來,擁有慶鈴汽車、中法水務、三峰環境、重慶康明斯等標志性合資合作項目。(文章來源:重慶市國資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