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惠杰、郭瑋峰(福建師范大學)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體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徑,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要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體育消費需求”。近年來,隨著我國居民消費水平提高、消費結構持續升級,體育產業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作為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新質生產力正為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關鍵動力和廣闊空間。要深刻理解新質生產力的內涵,使新質生產力更好賦能體育產業發展,圍繞科技創新、數字化轉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等持續發力,推動體育產業實現創新驅動、質量提升與價值升級,為體育強國建設提供堅實支撐。
強化科技創新引領。當前,我國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仍面臨顛覆性技術基礎薄弱、創新供給不足、高端產品稀缺等挑戰。要應對這些挑戰,必須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作用,以科技創新提升體育產業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水平。一是加強體育科技創新與應用推廣,注重關鍵技術攻關與產品升級,提高體育產業科技含量。具體而言,推動生物技術、材料科學、信息技術等前沿科技與體育深度融合,促進學科交叉融合,鼓勵跨學科研究。瞄準新應用場景,以市場為中心開展技術和裝備創新,確保成果有效滿足市場需求,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二是建立綜合性體育科技研發平臺,整合高校、科研機構與企業資源,強化交叉學科人才培養,推動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協同互促,推動創新成果孵化與市場化應用。重點關注具有重要創新價值的體育科研成果,給予資金和政策支持,通過技術轉讓、合作、孵化等方式,加快商業化進程,提升體育產業技術創新能力。三是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為體育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提供法治支撐。健全創新激勵機制和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充分激發各類創新主體積極性并保障其創新收益,為體育產業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制度基礎。
加快數字技術賦能。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拓展了體育產業規模、提升了發展質量,成為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要牢牢抓住數字技術發展機遇,加快數字技術賦能,大力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提高要素投入質量與資源配置效率,進一步提升體育產業發展效能。一是完善政策支持體系,為體育產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明確的路徑指引和政策支撐。加快出臺體育數據標準和數字賽事規范,強化資金支持、技術培訓等,促進中小體育企業數字化轉型。支持行業協會與專業平臺深度參與標準制定和推廣,推動協同創新和產業協作。各地應結合區域產業特色和資源稟賦,系統謀劃體育產業數字化發展目標,強化體育部門與財政、稅務、商務等部門協作,促進資源高效配置。二是推動數字技術與體育產業深度融合,提高產業發展效率和質量。通過科技合作、平臺共建、數據共享等手段,豐富體育產品和服務,打造體衛融合、體旅融合等“體育+”新模式。結合5G、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前沿技術,探索智慧場館和沉浸式互動體驗,滿足大眾多元化健身與觀賽需求。強化體育產業信息平臺建設,促進數據要素充分流動與價值轉化,推動與城市服務、文化旅游等領域數據融合,實現信息互通共享。三是整合多維數據資源和行業創新要素,使數字技術在體育競賽表演、健身休閑、場館服務、體育旅游等領域的潛能得到充分釋放。運用數字技術提升傳統體育產業價值鏈,促進新業態與新商業模式不斷涌現,延伸體育產業鏈深度與廣度。
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A設施是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當前,我國新型基礎設施供給仍不充分,亟需加強建設。一是加大對體育產業數字基礎設施整體投入。統籌規劃體育大數據平臺、云計算中心、物聯網等通用設施與體育專用設施建設,對傳統體育場館進行數字化改造升級,增強新型基礎設施對體育全產業鏈的支撐能力。同時,在確保數據安全的基礎上,持續完善智慧體育公共服務平臺,促進跨區域、跨行業資源共享與協同創新,進一步釋放體育產業數字化轉型潛能。二是建立體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協調機制。健全體育數據標準體系,完善政企合作模式和公共數據開放共享規則,優化體育產業投資環境,吸引民間資本參與。鼓勵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與體育企業深度合作,通過重大科研項目和試點示范工程,進一步夯實創新發展的技術底座,豐富體育產業應用場景。構建有利于創新的制度環境,形成以新型基礎設施為依托的體育產業創新生態系統。三是聚焦體育數字基礎設施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持續攻關。鼓勵自主研發和產品升級,加快推進智能場館建設,發展智慧安防技術;完善體育賽事數字平臺,提升超高清直播能力;強化運動訓練數字系統,突破動作捕捉和生理監測技術瓶頸;依托元宇宙、數字孿生等技術,助力智慧健身、智能場館等項目實施。通過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營造良好數字發展環境,不斷培育新動能,推動體育產業整體競爭力提升。
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力,新質生產力在體育產業發展中正展現出強大的賦能作用,提供了廣闊的增值空間和可持續增長動能。通過強化科技創新、深化數字技術應用、完善新型基礎設施,體育產業將釋放巨大發展潛力,實現產業發展結構的優化與更高效的供需匹配,助力加快建設體育強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