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強調,“探索加強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黨的建設有效途徑。”福鼎地處閩浙兩省三縣市交界,經濟活躍、商貿繁榮,新就業群體規模持續擴大。針對新就業群體職業特點,福鼎市圍繞“三個如何”問題,打好建機制、抓覆蓋、優服務、促融合組合拳,不斷強化思想引領和政治引領,切實推動新就業群體融入基層治理大格局。
建立“上下聯動”和“條塊結合”體系,解決“如何管好”問題。一是提升“兩新”工委“統”的效能。強化“兩新”工委牽頭抓總作用,將與新就業群體強關聯的交通運輸、市場監管、網信等職能部門增補為成員單位,完善運行機制,編制工作清單,定期召集會議,督促重點工作落實。二是壓實行業部門“管”的責任。緊扣“行業抓、抓行業”的思路,依托民政、交通運輸等部門組建社會組織、物流2個功能型行業黨委,進一步壓實職能部門“管行業也要管黨建”責任。三是發揮屬地管理“兜”的優勢。統籌鄉鎮(街道)力量,成立常態化摸排走訪工作專班,83名干部包干73個片區,通過街道社區摸排、平臺企業采集、部門登記信息比對等方式,確保新就業群體所屬企業運行、職工隊伍、黨員隊伍、負責人情況、未建黨組織原因等關鍵要素做到“五清”。
注重“有形覆蓋”和“有效覆蓋”結合,解決“如何建好”問題。一是擴面提質抓覆蓋。建立“五送”機制(對新建黨組織送經費、送標牌、送黨旗、送印章、送資料),通過重點企業帶頭建、行業聯合建、區域連片建等方式,推動黨組織覆蓋穩中有升和黨的工作持續全面覆蓋。目前,建立互聯網、快遞行業黨組織22個,“雙向進入、交叉任職”比例達80%以上。二是分類蓄能提隊伍。組織開展“新興領域找黨員”活動,27名“口袋黨員”亮明身份、回歸組織,21名快遞小哥、貨車司機主動提交入黨申請書。向新就業群體提供“送學”服務40多次,推進理論學習“到路上、到驛站、到直播間”,將原本松散的新就業群體凝聚在黨組織周圍。三是培育先進強示范。通過支部亮旗幟、車輛亮標識、服務亮承諾等形式,促進比學趕超,目前已推動組建萬順“紅心車隊”、美團“先鋒騎手”、品品香“紅領主播”先鋒崗16個。
堅持“為我服務”到“由我服務”轉變,解決“如何見效”問題。一是筑巢引“新”。統籌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部門單位陣地等資源,打造“暖新驛站”45個、友好社區(商圈、物業、醫院)8個,打造10分鐘友好生態圈,推動建成750平方米的電商物流產業園黨群服務中心,新就業群體從“無處落腳”到“處處有家”。二是關愛暖“新”。開展“新里人說新里話”活動,邀請新就業群體代表參加社區居民議事會,梳理解決“車難停”“樓難找”等問題60多個。發起“共建新就業群體友好城市”倡議,推動人力資源產業園、零工市場、巾幗創業就業孵化園等暖新陣地提檔擴能,持續營造友好氛圍。三是共治聚“新”。發揮新就業群體“城市探頭”“小巷管家”優勢,遴選30名擔任社區兼職網格員,組建“向新力志愿服務隊”6支,通過“隨手拍”“隨手清”“隨手報”等方式,反饋突發事件和社情民意等信息,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建設。(作者:葉維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