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財政部發布財政收支情況。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1.1%,降幅比前2個月收窄0.5個百分點,其中3月份增長0.2%,月度增幅由負轉正。同時,財政支出持續增長,重點領域保障有力。
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0189億元,同比下降1.1%。其中,全國稅收收入47450億元,同比下降3.5%;非稅收入12739億元,同比增長8.8%。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4332億元,同比下降5.7%;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35857億元,同比增長2.2%。
主體稅種有所回升。一季度,國內增值稅20467億元,增長2.1%,其中3月份增長4.9%,增幅比前2個月的1.1%明顯提高;國內消費稅5222億元,增長2.2%;企業所得稅10980億元,下降6.8%,降幅比前2個月收窄3.6個百分點;個人所得稅4540億元,增長7.1%;出口退稅7549億元,同比多退925億元。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副院長李旭紅認為,主體稅種有所回升反映出前期穩增長政策落地見效,也為全年財政收入企穩回升注入動能。
同時,部分行業稅收持續良好表現。裝備制造業保持較高增幅、支撐作用持續凸顯,其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設備制造業、計算機通信設備制造業稅收收入分別增長32.4%、8.5%。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加力擴圍,文旅消費需求持續釋放,文化體育娛樂業稅收收入增長13.4%;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數字經濟發展勢頭向好,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稅收收入增長13.6%,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稅收收入增長12.6%。另外,一季度,全國非稅收入12739億元,同比增長8.8%,主要是部分上市中央金融企業分紅入庫、地方多渠道盤活資產等帶動。
“一季度全國財政收入數據總體符合預期,受主體稅種有所回升帶動,財政收入降幅收窄,月度增幅由負轉正,顯示中國經濟平穩運行、向新向好的態勢。”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石英華說。
今年以來,各級財政部門認真落實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大支出強度,優化支出結構,持續加強對重點領域的支出保障。
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2815億元,同比增長4.2%,增幅比前2個月提高0.8個百分點,其中3月份增長5.7%,支出進度進一步加快。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本級支出增長8.9%,地方支出增長3.6%。
全國主要支出領域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3570億元,同比增長7.9%;教育支出11249億元,增長7.8%;衛生健康支出5848億元,增長2.2%;住房保障支出2063億元,增長0.7%;資源勘探工業信息等支出2032億元,增長4.1%;科學技術支出2001億元,增長3.3%;節能環保支出1302億元,增長6.5%;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844億元,增長3.9%;商業服務業等支出485億元,增長22.7%。
“通過精準施策,財政資金重點投向社會保障與就業、教育文化、科技創新等關鍵領域,民生類支出占比進一步提升,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資金需求有效保障。”李旭紅表示。
同時,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進度,支持有關項目及早落地見效。一季度,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19769億元,同比增長11.1%。
“一季度財政支出保持足夠力度和強度,進度快于過去3年平均水平,重點領域保障有力,為完成全年經濟增長目標提供了支撐。”石英華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