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前沿理論> 正文

發揮文化原創力對人文經濟的持久推動作用

摘 要:人文經濟是指人文文化與經濟交融互動、融合發展的新經濟形態,彰顯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文化創新力是人文經濟是否繁榮和發展的首要前提和本體根源,人文經濟則是文化創新力的經濟表達。如果說,文化創新力表現為文化創新全過程的能力和力量,那么,文化原創力是文化創新中從無到有、“0-1”階段源代碼級最基礎、最重要、最關鍵、起決定作用的能力和力量。進入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式現代化“本質之新”超越西方式現代化,要求重塑文化自信和主體性,以培育和發展文化原創力帶動文化產業乃至整個人文經濟的興盛,使文化“軟實力”逐步成為經濟“硬支撐”。

關鍵詞:人文經濟 文化原創力 中國式現代化 文化強國

【中圖分類號】F2 【文獻標識碼】A

文化原創力:開啟人文經濟發展的創新之源

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國家治理現代化有賴于綜合國力的強盛。綜合國力不僅包括經濟硬實力和文化軟實力,更包括貫通經濟和文化、推動兩者相互轉化、融合發展的人文經濟和人文經濟學。2023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指出:“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杭都是在經濟發展上走在前列的城市。文化很發達的地方,經濟照樣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這里面的人文經濟學。”同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蘇州平江歷史文化街區考察時指出:“蘇州在傳統與現代的結合上做得很好,不僅有歷史文化傳承,而且有高科技創新和高質量發展,代表未來的發展方向。”點明了蘇州樣本的精髓,更指明了未來的發展方向。

人文經濟是指人文文化與經濟交融互動、融合發展的新經濟形態,彰顯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中國式現代化“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協調發展”的人文邏輯的重要體現。人文經濟以深厚的人文歷史底蘊為經濟發展筑基,以“人文回歸”為經濟鑄魂,以人文新目標代表著經濟未來發展的方向,以人文新動能成為助力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展的主導環節,以人文新賽道開辟經濟運行的新路徑,以人文新規則保障人文經濟健康運行,以人文新樣態塑造人文經濟新形態。人文經濟表現為文化產業經濟和非文化產業經濟兩大關聯領域。無論兩者所指屬于現代物質生產領域還是非物質生產領域,人文文化都屬于經濟領域的主導要素。人文經濟不僅指如蘇州、杭州那樣一個城市經濟和文化“雙強”在場,即“文化很發達的地方,經濟照樣走在前面”,而且強調兩者絕非各自孤立在場,經濟與人文文化之間要呈現雙向轉化,即“經濟文化化、文化經濟化”融合發展的態勢;進而,在融合發展關系之中又不限于平視考察兩者交往關系,而是更突出強調人文文化為經濟鑄魂、引領經濟發展的強大功能。人文文化之所以能夠引領,是因為人文經濟價值觀源自于反映和表達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文化原創力是文化創新從無到有的決定性力量

人文文化作為人文經濟鑄魂、價值引領的首要環節和發端前提,它的狀況決定了人文經濟的狀況。人文文化原初屬于精神文化在場,然而在“主觀見之于客觀”的人文經濟實踐中對象化,突破了原初精神文化的界限,成為一種文化為魂體、置身經濟的客觀在場,一種“可感覺而又超感覺的靈魂”。人文文化為魂體,人文經濟為人文文化之“用”和表現。在某種意義上,兩者關系就是體用一致、明體達用、體用貫通。就引領人文經濟的人文文化而言,雖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其本體“根脈”,但是絕不僅僅是源自于后者,而是將其“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成為現代經濟文化。其中,文化創新成為人文經濟中人文文化的真正本體,文化創新才能帶來人文經濟的創新和繁盛。文化創新源自文化創新力,文化創新力強則創新文化繁盛,人文經濟之用就會繁榮勃興;反之,文化創新力弱則創新文化貧乏,人文經濟就會因內生動力不足而弱化。因此,在這一意義上說,文化創新力是人文經濟是否繁榮和發展的首要前提和本體根源,人文經濟則是文化創新力的經濟表達。

文化創新是一個包括“0-100”的完整鏈條,即包括一種新文化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最后競相迸發的全過程,那么可以大致分為從“0-1”和從“1-100”的兩個階段。文化原創指文化開天辟地、無中到有的“0-1”創新階段,是文化創新的起點環節、開創之始。文化原創力就是對新文化起點即“0-1”的塑造、創造能力。“1-100”則是文化原創的延伸、拓展、應用創新,是賡續、從屬于文化原創的完成形態。文化原創力之用向后延展線條可能是多向、多維的,人文經濟形態就屬于文化原創力向“1-100”鏈條延伸中的一個重要向度。如果說,文化創新力表現為文化創新全過程的能力和力量,那么,文化原創力是文化創新中從無到有、“0-1”階段源代碼級最基礎、最重要、最關鍵、起決定作用的能力和力量。

提高文化原創力具有重大意義

強大的文化原創力反映和表達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文化強則國強;文化弱則國弱。文化強需要文化原創力強,這是進入新征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需要。中國式現代化要建設文化強國,在成功取得政治獨立、經濟獨立之后以堅定的文化自信爭取文化獨立,以負責任的大國形象走向世界舞臺中央,改變中國自近代以來“世界走向中國”的歷史而轉向新時代“中國走向世界”的歷史,在經濟發展上跨越“自主輸入型現代化”階段走向“自主輻射型現代化”新階段,就不僅要在物質生產領域以自主可控的科技革命帶動產業革命,即以新質生產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更要在文化領域以堅定文化自信大力提升文化原創力,帶動人文經濟走向未來。

提高文化原創力也是改革開放以來中華民族堅韌不拔、始終如一的追求。文化產業是人文經濟的一個分支領域,這是一門“內容為王”的產業,沒有原創精神和原創能力,就等于沒有靈魂。在“自主輸入型現代化”階段,我國的文化產業雖然規模發展迅速,年產百余部電影、動畫片年產量突破數十萬分鐘,但并不是電影、動畫片強國。總結經驗教訓,其主要原因是缺乏文化原創力,一味跟風模仿、盲目膜拜好萊塢和日本技術,復制別人、題材雷同,內容缺乏新意,丟棄了中華民族文化特色和獨到的人物形象塑造,用陳舊方式陳述陳舊主題。進入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式現代化“本質之新”超越西方式現代化,要求重塑文化自信和主體性,以培育和發展文化原創力帶動文化產業乃至整個人文經濟的興盛,使文化“軟實力”逐步成為經濟“硬支撐”。2013年至2023年,我國累計出版文學圖書超過57.6萬種,累計生產電影9300多部,網絡文學活躍作者累計創作作品上千萬部;橫空出世、轟動全球的《黑神話:悟空》《哪吒之魔童鬧海》呈現銷量和口碑雙佳的“現象級神話”;宇樹機器人扭著“賽博秧歌”登上春晚舞臺;外國游客“中國游”邂逅首個“非遺版”中國春節;中國燈會亮相國外,吸引世界目光,等等。新征程勃興的文化原創力掀起了澎湃的文化千層浪。

提高文化原創力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一貫主張。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原創力在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中的重要作用,從2014年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要把創新精神貫穿文藝創作生產全過程,增強文藝原創能力”,到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發揚學術民主、藝術民主,提升文藝原創力,推動文藝創新”;從在二十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圍繞提高文化原創能力,改進文藝創作生產服務、引導、組織工作機制”,到今年春節前夕赴遼寧看望慰問基層干部群眾時強調“要努力提高文化原創力、推出更多精品力作”,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為提高文化原創力指明方向、明確路徑,成為我們以文化原創力踐行人文經濟的指導思想。

文化原創力是引領和踐行人文經濟形態的先導要素

首先,文化原創力強大才能使深厚的人文歷史底蘊轉化為人文經濟發達繁榮的優勢。文化創意產業之所以興盛,因為深厚的人文歷史底蘊不僅為文化自信提供強大支撐和豐富資源,更在表現方式、內容提煉、創新體制上具有了整體的文化原創力。《黑神話:悟空》《哪吒之魔童鬧海》都是激活深厚的人文歷史底蘊在當代的價值,以文化原創力推動人文經濟創新創造的重要實踐。在非文化產業領域,蘇州之所以能夠以“古典園林的藝術布展出現代經濟的版圖,以雙面繡的絕活實現東西方文化的對接”,正是以文化自信+文化原創力將“傳統與現代結合得很好”創造的精美成果。蘇州之所以能從傳統刺繡走向現代“納米”和光纖產業,那是因為“蘇工、蘇作”的興業秉承精工制造、精湛工藝、巧思創意的工匠精神,擺脫了“技”與“術”的范疇,已經達于“藝”與“道”的境界,以文化原創力走出了不同于英國工業革命的產業革命道路。

其次,文化原創力強大才能凝聚代表人文經濟的未來發展方向的人文新目標。人文新目標指明中國式現代化高質量發展的未來發展方向,而人文新目標的形成,需要文化原創力的助力。人文經濟反映和表達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超越西方經濟學的“人文缺失”痼疾,在經濟領域追求“人文回歸”,彰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文化上破除西方文化霸權,擺脫在總體上模仿和復制西方“拜物教”、工具理性導致的經典現代文化模式,強力激發“人的現代化”的文化原創力主張,實現文化創新以滿足人民美好物質和精神生活需要。

其三,文化原創力構成推動人文經濟發展的人文新動能。從全要素生產率演化規律來看,在經歷資源、資本、科技創新主導要素之后,人文要素將成為新動能的主導要素。文化原創力強,則這一主導要素強,就會催生人文新動能主導期早日到來。面對關于文化原創力的提問,DeepSeek這樣回答:“在人工智能時代,文化原創力的未來可能在于人機協同的‘增強創造力’,即人類提供價值判斷與意義框架,機器實現組合創新與超維運算。”蘇州“絲綢紋樣數據采集與應用推動文化機構數字化轉型升級”入選2023年文化和旅游數字化創新示范十佳案例。絲博所藏7萬多片絲綢紋樣的數字化,處處體現著“蘇式工筆”的精心描繪。從文化產業的創新力成長來看,創新往往起步于創新鏈后端,即“應用創新”逐步向高端上移遞歸進程,進而向文化原創沖擊。一旦文化原創力強盛,將從文化的根基處顛覆原初文化樣態,整體創造新文化價值,引導科技和經濟創新發展。

其四,文化原創力助力創造人文新賽道。人文市場旨在打破傳統市場充滿零和博弈的“叢林法則”,致力于拆除企業交易由于惡性競爭導致的文化壁壘和經濟鴻溝,需要文化原創力跨越以往市場賽道設計背后的文化理念,重塑合作共贏的和合文化。同樣,在國際市場賽道,成功企業也在著力打造以文化創新推動供應鏈各方的合作關系,減少摩擦,降低成本。例如,蘇州太湖雪絲綢借力國貨崛起浪潮,積極布局海外市場,賦予品牌“國潮”“文創”“非遺”等文化原創內涵,擴大在全球社交媒體平臺品牌傳播,觸達海外消費者,2023年太湖雪絲綢出口實現30%以上的增長。在2023年元旦佳節來臨之際,蘇州太湖雪絲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陸北交所,成為北交所“新國貨絲綢第一股”。

其五,文化原創力推動人文新規則、新機制不斷更新,助力人文經濟發展。人文新規則包括保障文化產品創作和人文經濟在新賽道運行的法律、政策、制度、組織機制等。如何“圍繞提高文化原創能力,改進文藝創作生產服務、引導、組織工作機制”,以及構建人文新規則,都是以文化原創力的提升為核心的。無錫之所以能夠在一座搬遷的冶金舊廠址上以文化原創力的創意想象迅速建筑起一座聞名全國集投資和數字化設計、拍攝、制作、銷售等一體化的電影制作基地,就是因為無錫市政府“開綠燈”,有針對性地原創推出了一整套扶持發展的新規則。人文新規則呼喚文化原創力不斷更新和推出新創意設計,有效推動人文經濟的發展。文化原創力是文化創新的第一個起點環節,決定著文化創新全鏈水平,進而決定著人文經濟形態狀況。我們推進人文經濟,就是要關注文化原創力的培育。

人文經濟:文化原創力強大的踐行路徑

文化原創力為“體”,人文經濟為“用”,不僅指文化原創力以源頭創新推動人文經濟不斷繁榮發展,同時也包括人文經濟之用對于文化原創力具有反哺、激發、培育的重要功能。文化原創力的出場不是無動因、無動機、無目的的,文化原創力的價值不是自封的,而是需要在多維應用之中得到肯定、實現、迸發,因而需要在人文經濟之用中受到檢驗,看其抉擇方向、觸發點、價值旨歸是否正確,文化原創力創新捕捉問題導向、文化思路、核心理念、作者情懷是否恰當。更進一步,要由此考察文化原創力的深層根源,究竟文化原創力的培育和強盛在何種生態語境之中能夠發生?動因和動機何在?從“用”本身的實踐之維來看,人文經濟實踐的繁榮和發展恰好就構成了文化原創力發生的深層動因。

因此,我們考察人文經濟與文化原創力的關系呈現拉鏈式對流的兩個序列:從文化創新和人文經濟之間的主觀邏輯序列來看,文化原創力是邏輯在先的先導因素,它的狀況直接決定了人文經濟之用的可能性空間;從文化原創力何以發生和何以強盛的背后支撐動因、動機的客觀邏輯序列來看,文化原創力正是為了“用”而服務于人文經濟,這構成了文化原創力發生、強盛的根本原因,因而是催生文化原創力得以爆發的主要根由和主要路徑。要從根基處全面把握“體”與“用”“先導”與“反哺”的真正關聯,我們才能深刻理解兩者關系的相互纏繞、共進互成,才是真正達到了體用貫通的崇高境界。

人文經濟反映和指向的“時代之問”,是文化原創力發端與強盛的現實動因。人文經濟和文化原創力因何而興?文化原創力旨在創造何種新文化、摒棄何種舊文化?每一件文化作品都體現著創作者的激情理想和主觀動機,但是支配理想和動機的背后原因就是客觀動因。從全球視野來看,倡導人文經濟和文化原創力正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加速推動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呼喚。作為曾經一統天下、全球霸權的西方式現代化的最大弊端,正是資本邏輯宰制的拜物教逐利模式根基處帶有“人文缺失”弊端,因而造成經濟危機和市場失靈、人與自然關系的崩潰以及全球分裂的危機。中國式現代化要超越西方式現代化,就要走一條“人文回歸”的人文經濟之路,因而要擺脫西方文化霸權統治,扎根中國大地汲取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基因,以堅定文化自信創造中華現代文化,大力倡導勃興文化原創力。打破文化霸權,解放和發展文化原創力,本質上是一個全球在文化上的話語權之爭。因此,提升文化原創力不僅僅局限于文化產業內部,更是在激烈的全球競爭中擺脫被動跟風的“學徒狀態”而迅速嶄露頭角的需要,是中國式現代化超越西方式現代化、展現“本質之新”和“道路之新”的總體需要。文化原創力所指也絕不是僅僅為某一部影視文化、某一首歌曲、某一個藝術品創作,哪怕已經成為“現象級”的在場。文化原創力具有文化強國“總問題”使命:破除西方文化霸權,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擺脫跟從、抄襲、復制西方影視內容和表現技術的舊式風格,推出內容原創、表現手法創新的主體性文化作品,僅僅是解答文化強國“總問題”在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領域的一個必要環節,而與解答“總問題”根本動因緊密相關的恰好是人文經濟形態的原創。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重點就是新舊全球化時代的大轉換,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霸權主宰的舊全球化時代正在碎片化,被中國倡導的全球平等、合作共贏、文明互鑒的新全球化時代所取代。這不僅是一種客觀規律性趨勢,更是一種全球文明、文化秩序的大轉換。呼喚和檢驗中華文化的原創力發生的客觀必然性和價值旨歸的正當性、合理性和合法化,不僅需要描述性話語,更需要推動人文經濟的全方位踐行。

人文經濟“以人為本”,堅守“以人文為中心”立場為文化原創力指明了方向。文化原創“0-1”發端以“問題為導向”,然而由于立場不同,文化原創力就會因方向差異而出現迥異的效果。“0-1”即從無到有,從零起點起步,文化原創“為了誰”?又指向何方、為了滿足“誰的需要”生“有”?這就需要立場抉擇。立場選擇很關鍵,差之毫厘謬以千里。反映和表達中國式現代化本質要求的文化原創力,就必然要堅守“以人民為中心”的立場,“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為人民共享”成為文化原創力強烈的價值導向,緊緊圍繞滿足人民群眾對于人文經濟需要的目標。無論是文化產業創作還是人文經濟支配下的物質生產,都應以滿足人民不斷發展的對美好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日日新、又日新”的新需要來創意、設計、勾畫、創作和完成作品。為此,我們應當細思量那些“現象級”作品風格:《哪吒之魔童鬧海》《黑神話:悟空》、中國無人機燈會展為何會成功出圈、轟動全球——都因為以鮮明的原創風格超越既往舊模式,扣準群眾脈搏、撥動觀眾心弦、滿足百姓期盼、震撼心靈世界。

人文經濟以文化與經濟交融互動、融合發展的價值創造需要激發文化原創力的強烈動機。擺脫對西方文化模式的依賴、投入文化原創過程需要長期積累、刻苦鉆研、費神費力、久久為功。如果沒有某種持續動機的強烈沖動,創作者是無法獲得成功的。文化自覺需要價值創造激勵。文化創新力如果沒有人文經濟的價值創造沖動支撐,既難以發生、發生了也難以持久、持久了也難以真正轉換為人文經濟的效能和業績。人文經濟的價值創造不同于西方經濟學描述的基于逐利本性的“理性人假設”,而是文化與經濟為一體的價值創造。價值創造內涵包括物質利益和文化追求,因而是激發文化原創力動機迸發的最強有力因素。

文化原創力創新思維需要人文經濟踐行助力探索、檢驗和選擇。培育文化原創力首先需要具有反思批判性思維方式,需要超越對西方文化霸權持有肯定的、實證主義的文化守成慣習,這一慣習將自近代以來“世界走向中國”形成的西方文化霸權當作天然合理、先進、正當、合法的知識規訓,而不去想象另一種基于中華文化根脈的創新文化出場的可能性。文化原創力首先要有一顆“不安寧”的心,希望沖破外來文化霸權和既得利益集團的固化牢籠,才能有原創的沖動,才能有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的反思批判精神,否則就沒有文化創新沖動,也就不可能有文化原創動力。更進一步,文化原創力更需要從文化根基處作前提反思批判和創新的思維。因為文化原創力的著力點不是在文化鏈條的任意一點上,不是限于對原有文化大廈的懷疑和重構,而是放置在從“0-1”即文化發端的起點、基礎、根基處加以重構,猶如德國哲學家康德對于純粹理性批判所做的前提批判一樣。因此,這一前提反思和批判的能力才是文化原創力培育所需要、追捧的思維能力。這一能力恰好是人文經濟踐行之中的必備強項。人文經濟要破除的是西方式現代化及其理論表達——西方經濟學教條前提——“理性人假設”,反思批判這一前提所內在具有的“人文缺失”的痼疾,因而主張重置經濟學前提即“人文回歸”原則。人文經濟還成為檢驗和選擇文化原創力正確與否、恰當與否的客觀標準,不斷在踐行中將文化原創力提出的設計方案加以效果比較和驗證,進而反饋到起點,助力文化原創力重新優化方向、選擇方案,從而使之越來越趨向于佳境。

文化原創力需要良好的人文經濟生態環境。以人工智能、游戲科技、機器人等為代表被稱為“神秘的東方力量”的杭州六小龍,橫空出世、轟動全球,人們不禁追問:杭州六小龍為什么能夠在全國眾多城市中搶鏡出圈?杭州何以成為文化原創企業的聚集地?所有的關鍵都指向浙江基于“草根經濟”或“百姓經濟”蓬勃成長的文化生態,竭力為草根經濟成長排憂解難的人文化民間投融資市場,開拓創新的人文企業家精神,以及放下身段當好“店小二”、全力為“草根經濟”傾心服務的“人文政府”。概言之,具有良好的人文經濟生態環境,對于提高文化原創力十分重要。

文化原創力需要人文經濟的世界眼光。文化原創力扎根中國大地、主要汲取民族本土文化元素加以創新化改造、推陳出新而創造碩果,然而需要在全球視野之中,在對話、文化交流和思想撞擊中才能真正彰顯獨特創新魅力。人文經濟屬于世界性事業,它要解答全球經濟發展進程中不斷遭遇危機沖擊的“世界之問”,解決世界經濟由于先天“人文缺失”而導致“兩個平行世界”之間各種矛盾、偏向和對抗的“世界之困”。以世界眼光不斷比較各國的人文經濟實踐方案,展開積極對話和交流,在交往、交流和合作博弈之中走向未來,這是人文經濟發展的一貫主張。因此,人文經濟之用是以開放的世界眼光助力文化原創力發展強盛的最好路徑。

可見,文化原創力的培育和強盛,需要人文經濟問題導向的引導、人文新立場的堅守、人文新動能的激勵、人文新思維的支持、人文新賽道的助力和人文新規則的保障,以開放的人文世界眼光開拓新地平。

文化原創力賦能人文經濟的著力點

文化原創力與人文經濟互動共進、交融發展。在以“明體達用”視域分別考察文化原創力對于人文經濟以及人文經濟對于文化原創力的作用基礎上,我們需要更深入理解和把握兩者的“體用貫通”即互動共進、交融發展的關鍵環節,探討文化原創力賦能人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著力點。

扎根中國大地。人文經濟對“時代之問”的解答,對于“人文回歸”的追尋,只有在反映和表達中國式現代化本質要求的框架內才能得以實現。文化原創力是一種需要扎根中國大地、對百姓現實生活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任何創造都不是憑空產生的,每個時代富于原創力的要素,總要到火熱的現實生活中去捕捉。只有熱愛生活、理解生活,才能了解百姓對自己美好生活不斷發展的新期盼和新向往,才能在文化的“現實自我”之中強烈感受到問題在場、反思批判不足,才能以文化原創力表達超越“現實自我”追求“價值自我”的夢想,才能產生具有原創力的文化辨識力和文化想象力,由此而創造出的文化作品和工業技術產品就必然地會爆發出文化原創力想象的沖擊力,進而形成對于人文經濟形態深刻而持久的推動作用。

堅持互動共進。無論是人文經濟還是文化原創力,都是從問題導向發端的,都緊緊圍繞何以反映和表達中國式現代化本質要求這一核心問題而展開解答。兩者又都必須堅守“以人民為中心”立場,都扎根中國大地、從火熱生活出發、貼近人民需要、表達大眾情感、提煉中國經驗,都需要以創新視域重新解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解讀經驗、解讀表現形式,都需要從“觀”到“體系”呈現新思想、新理念、新設計、新構想、新創作,最終以新話語再現現實。每一次文化原創的具體進程都具有創作者個性化選擇的獨特性,也不排除成功作品的問世帶有若干偶然性,但是在個性之中包括著一般,在偶然背后有某種必然,這就是把握創新全鏈看原創的必要性所在。

堅定文化自信。文化原創力和人文經濟建構發展的前提就是要有堅定的文化自信成為創新創造的文化主體即“當代作者”,擺脫對西方文化霸權長期支配影響下形成的不獨立人格狀態,即“學徒狀態”。文化原創力源于中華文化主體性的鞏固和彰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有對自身文化有深刻的認知、高度的信心,才能獲得堅持堅守的定力,鼓起奮發進取的勇氣,煥發創新創造的活力。有了文化意義上堅定的自我,高度的文化自信,將創作扎根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學習借鑒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為推出熔鑄古今、匯通中西的文化成果奮力攀登,才能真正提高文化原創力。

有加速主義情懷。雖然文化原創力培育需要長期積累、厚積薄發,而且個性化操作方式呈現多樣,但是隨著生成式人工智能和網絡的迅速崛起,文化在全球高速碰撞、交往撞擊、對話交流、復雜組態下在發生加速突變。加速主義指明了文化變革的加速現象。在加速現象日益加劇情況下,文化創新往往從線性延展方式變革轉為浪潮化、疊層性、覆蓋性變遷,帶有鮮明“效率主義”色彩的覆蓋性變遷就像“翻燒餅”、大浪重疊,既整體翻新又迅疾無比,不僅超越和排擠了原初個性化、碎片化的文化原創力作用,而且覆蓋周期越來越短,呈現加速趨勢。AI功能越來越強大,替代人工創新研發工作,因而使得周期性新主題更新速度加快,文化產品整體性創新成本降低,競爭越來越激烈。原初各個文化原創產品沒有等到向后線性延展完成就被一個新思潮、新主題、新理論支配的批量文化整體覆蓋。因此,面對主張“效率主義”的瘋狂加速趨勢,無論是文化原創力培育和人文經濟都受到嚴重挑戰。我們既要充分發揮人文經濟主張的“人文回歸”精神有效抵御右翼“加速主義”反人性的“效率技術化”偏執,更要在戰略布局上充分考量文化原創力培育的整體性、關聯性和周期性。

營造良好文化生態。緊緊圍繞激發文化原創活力的人文經濟形態建構作為優化組織環境、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的中心環節,以人文新賽道、新規則構建有利于原創成果不斷涌現的體制機制。在戰略上不斷推出充滿文化創新創造激情的人文企業作為文化原創力培育和強盛的經濟載體,以為人文企業服務的人文政府大力弘揚創新文化,把所有價值創造資源向人文經濟和原創產品傾斜,引導原創者超越迷戀困頓于模仿克隆的“學徒狀態”,以文化主體執著的追求向著文化發展的最前沿砥礪進發。以人文經濟營造的民主氛圍、包容精神營造積極健康、寬松和諧的氛圍,推動文化原創的問題變議程、議程變觀念、觀念變內容、內容出方式、方式出風格,形成加速原創的快捷鏈條,讓文化創造成果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中迸發噴涌,實現文化強國建設的戰略目標。

參考文獻略

【本文作者為蘇州大學中國特色城鎮化研究中心、江蘇新型城鎮化與社會治理協同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特聘教授】

責編:董惠敏/美編:王嘉騏

責任編輯:張宏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 国产97色在线 | 亚洲 | 韩国一级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 国产专区自拍 |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欧美 |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激情视频 | 午夜伦情电午夜伦情影院 |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99 | 91麻豆网 | 黄站无毒不卡秒播网站免费观看 | 国产日韩久久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在线专区 | 免费黄色片网址 |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成人影院 | 亚洲三级在线看 | 精精国产xxxx视频在线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动漫 | 亚洲精品色一区二区三区 | 污片在线观看免费 |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经典 | 在线免费看一级片 | 一本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精品 | 久久精品94精品久久精品动漫 | 国产 欧美 日本 |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国产 | 欧美高清夜夜片a | 黄 在线播放 | 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综合 | 99国产成+人+综合+亚洲 欧美 | 国产在线视频99 | 国内国内在线精品视频 |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三区免费 | 亚洲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 亚洲国产毛片aaaaa无费看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 久久久青青草 | 欧美一级在线观看视频 | 免费一区在线观看 | 一级看片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