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風建設關乎黨的執政根基,作為扎根一線的監督“前哨”,紀檢監察干部必須緊扣“學有質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靶向施策,推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向深向實,為基層治理現代化夯基固本。
以“學”立根,在真學真信中鍛造政治三力。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是新時代作風建設的“綱”與“魂”?;鶎蛹o檢干部要跳出“照本宣科”的窠臼,聚焦政策內核與實踐邏輯,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政治判斷力、領悟力、執行力。既要深研制度原文,把握“越往后越嚴”的基調,也要結合基層“小切口”透視作風“大問題”,如村級“三資”監管、惠民政策落實中的形式主義等,以“解剖麻雀”的功夫提升精準監督能力。依托“每周一學”“紀法講堂”等載體,通過案例剖析、專題研討等形式,推動紀律意識從“入耳”到“入心”,推動黨員干部從“知敬畏”向“善作為”深化。
以“查”明責,在動真碰硬中滌蕩沉疴積弊。查擺問題貴在不留情面、不避矛盾。“四風”問題往往隱藏在“一頓飯”“一張卡”的細節中。這就要求基層紀檢干部既要以“顯微鏡”透視作風頑疾,緊盯公款消費、形式主義等易發領域,又要以“探照燈”掃描隱形問題,防止“四風”問題改頭換面、反彈回潮。同時,需深挖問題背后的思想根源,從宗旨意識淡化、群眾觀念薄弱等層面剖析癥結,從責任落實、制度漏洞等維度剖析病因,真正讓“查”的過程成為自我革命、凈化政治生態的過程。
以“改”固本,在糾樹并舉中涵養清風正氣。整改落實是作風建設的“最終答卷”?;鶎蛹o檢干部要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從規范村級財務公開等基礎工作到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等突出問題,以“立查立改”的魄力推動問題清倉見底。更要注重制度建設,將整改經驗固化為權力監督、風險防控的長效機制,推動作風建設從“集中整治”向“常態治理”躍升。唯有讓群眾從清風正氣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方能真正檢驗作風建設的成色。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基層紀檢干部當以“學”明方向、以“查”促擔當、以“改”踐初心,讓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在基層落地生根,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凝聚清廉力量。(文山州麻栗坡縣委巡察辦 李榮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