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科研單位的黨建工作不僅緊密圍繞科技創新的核心任務,而且擔任著引領和保障科技創新的重要角色。因此,不斷強化科研機構黨建工作的創新,積極構建持久有效的工作體系,可以有效地推動農業科研單位黨建工作與科技創新的深度融合,實現兩者之間的相互促進、協同發展。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以下簡稱“經作所”)作為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下屬科研院所,近年來積極推進黨建與業務工作融合的探索與實踐,有效推動科研成果轉化,以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促進事業高質量發展。
在日常工作中,經作所以“干”字為本,在黨建和業務工作融合中推動發展。一方面充分認識黨建工作對于農業科研單位具有重要意義。深刻理解農業研究機構深化黨的建設創新的重要性,全面發揮黨組織在思想指導、組織建設、政治引領等方面的先鋒作用,以及在監督紀律、黨風廉政建設等方面的保駕護航功能。通過不斷提升黨的建設科學化程度、積極探索黨的建設新路徑,將黨的建設創新與經作所科技創新緊密結合,為經作所整體工作的推進注入活力,進而促進農業科技領域的創新發展。
通過黨建與業務融合,經作所充分認識到農業科研單位黨建發展的迫切需要。在我國經濟發展模式轉型、產業結構優化以及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農業科技創新已經成為農業科研單位的核心任務與肩負的責任。而作為農業科研單位的黨組織需要適應時代要求,統一并提升認識水平,在鞏固政治核心地位的同時,不斷轉換角色定位、調整工作重心。經作所全面認識到黨的建設工作不僅是領導核心工作,更是服務于科研工作的需要,也是保持持續創新的工作方式。在日常科研工作中,經作所積極凸顯黨建工作在推動創新、解決問題上的作用,力爭在黨建工作上占據先機、創新思維、取得實質性成果,確保黨建工作與科研工作同步發展,形成良性互動。
通過黨建與業務融合,經作所深刻領會黨建工作在農業科研機構科技創新中的核心地位。近些年,國家對農業科技創新寄予厚望,并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寄望于涌現更多創新成果。特別是近年來,經作所承擔了大量的科研任務,一方面充分利用專業技術優勢不斷開發農業領域的新品種、新工藝、新理念,助力“三農”發展,集中精力破解農業產業進展及生產環節的種種難題;另一方面,面對國內外激烈的農業科技市場競爭,確保經作所在科研成果轉化方面具有顯著優勢。這些要求農業科研機構的黨建工作持續向縱深發展,深刻理解與執行國家農業政策、穩定和發展科研人才隊伍,確保經作所工作正確導向等方面的作用不可或缺,為農業科研事業的穩健與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
為推動經作所黨建與業務發展深度整合,需秉持融合思維,指導和鞏固科技創新。鑒于經作所黨委在黨建工作中的特殊性質,堅持黨建與科技創新相輔相成,充分發揮黨的組織和政治核心作用,主動擔當、順應時勢,確保黨建工作在科技創新各個環節中的滲透。在全面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政策的同時,積極介入本單位關鍵事務的決策過程,結合農業科研的具體需求和工作實際,緊密圍繞科技創新這一核心開展黨建工作,確立相應的工作目標和執行策略,積極探索黨建工作推進科技創新的新渠道和新路徑,全面發揮基層黨組織在引導和保障科技創新中的關鍵作用。
為推動經作所黨建工作與業務發展同頻共振,必須注重整體布局,實現二者融合。這就要求經作所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堅守全局觀念,均衡施力,確立起黨建與業務協同并進的思路,精心謀篇布局,優化配置資源,實現協同進步和相互促進,打造出一個分工明確、責任清晰、配合默契的黨政領導協作體系。不斷增強“以黨建推動發展,以業務發展鞏固黨建”的責任感,秉持“雙管齊下,同步鞏固”的原則,緊扣核心任務,著重解決關鍵問題,將黨建工作融入經作所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之中,統一規劃、統一部署、統一執行、統一評估,利用黨建工作的成效來促進業務發展,以業務成果來驗證黨建工作的實效。
為實現經作所黨建與業務工作的協同進步,將創新作為推動二者融合的關鍵手段。在創新活動載體的選擇上,緊貼核心任務,動員廣大黨員干部及群眾積極參與,匯聚智慧,開展宏觀規劃設計,將黨組織的教育、管理及監督職能,通過多樣化的途徑融入業務工作之中,確保在完成業務目標的過程中,隨處可見共產黨員的模范作用和不懈奮斗的痕跡。同時,將黨的建設貫穿經作所業務工作始終,確保每一項業務成就都反映出黨組織的堅強后盾與執行力。這就要求經作所利用黨組織的政治核心力、組織凝聚力和貼近群眾的天然優勢,轉化為解決難題和推進業務發展的強大動力,以此最大限度地激發黨員干部在本職崗位上創造卓越成績。
為推動經作所黨建與業務工作相互促進,必須致力于機制創新,推進科學化的分類管理與區別化的黨的建設策略。當前,經作所的黨建工作一般可以細分為棉花育種創新團隊、棉花耕作栽培生理生態創新團隊以及中藥材育種與栽培創新團隊等類別,這些創新團隊在黨建工作方面各具特色,為了更好地促進黨建與業務的融合發展,需要基于深入調查研究和針對性的分類指導,尋求具體細化、量身定做、易于復制和推廣的黨建工作模式。對于經作所黨員應著眼于培養年輕專家、增強基層黨組織的生機與活力,適時采用“分解整體”的策略靈活開展組織活動,即根據經作所創新團隊設立黨支部,以黨支部為單位開展黨組織活動。這樣既能增強支部書記的責任感,增強其組織與政治能力。通過建立黨支部有助于加強經作所黨建工作與科研活動之間的融合,有利于黨的建設和科技創新的相互促進。
為實現經作所黨建與業務同步進步,需不斷進行機制創新,構建持久有效的運作體系。首先要解決以實際問題為切入點,利用黨建作為推動力,促進黨建工作創新發展。經作所黨委緊扣年度核心任務,把關鍵性難題作為黨建的核心,梳理成問題清單,旨在將黨建工作從傳統的“任務執行”模式轉變為“主動解決”模式,從“僅為完成任務”轉向“服務事業發展”,確保黨建創新真正解決實際問題。其次,依托經作所科研內容,充分利用黨委的引領作用以及工會、青工委等組織的輔助作用,積極探索主題活動的新形式。通過開展多樣化、內涵豐富的文化活動,以及嚴肅而充滿活力的黨建活動,激發經作所科研人員參與黨建的熱情,在受教育的同時,推動黨建創新與科技創新的融合。最后,要進一步豐富經作所黨建創新內涵。作為農業科研單位,經作所文化理念建設不僅是發揚科學家精神、推動科技創新、促進事業發展的基石,也是實現經作所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緊密結合的有效途徑。通過深化創新文化內涵、培育宣傳先進模范等多角度全方位開展文化建設,進一步鞏固經作所黨建的思路和群眾基礎,更好地拓展黨建與科技創新融合的實踐路徑。
(作者:趙海軍,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