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日報記者牛琪 通訊員趙婷報道16.76億元項目簽約落地,首批總投資36.4億元的22個新建項目集中開工,一批優秀企業受到表彰,數個統攬全年的工作機制和實施方案下發執行……草木蔓發、春山可望的時節,武鄉縣處處涌動著蓬勃朝氣。據了解,今年以來,武鄉縣聚焦“三個示范縣”建設,圍繞“新、智、紅”,上項目,抓產業,拼經濟,推動產業集群發展。
向“新”而行,以“質”致遠。走進山西山予鈣業有限責任公司,中控室內屏幕閃動,各種生產數據通過監測系統實時傳輸;生產車間里機器快速運轉,工人操作有條不紊。石灰石被加工成納米級碳酸鈣,廣泛應用于塑料、橡膠、油墨、紙張等制造領域,產品價值躍升至每噸2200元甚至上萬元。該公司練就的“點石成金”本領不僅實現產業升級,更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向“智”而行,“鏈”上發力。依托山西太行沃土農業產品有限公司,武鄉縣大力發展區域品牌晉皇羊肥小米,并圍繞谷子種植向上下游產業延伸,構建“谷子新品種選育-谷子種植-小米初加工-小米系列產品深加工-品牌打造”產業鏈,創新研發小米餅干、小米茶、小米咖啡等精深加工產品,打造百谷園示范基地、小米博物館和晉皇田園綜合體旅游景區,推出小米宴等吃住行游一體化休閑套餐,完善小米旅游產業鏈。“小特產”華麗變身“大產業”。
向“紅”而行,“融”中聚力。太行一號旅游公路將全縣40余處紅色景點串聯成線,紅色旅游、鄉村旅游、生態旅游等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武鄉縣適時推出“一日游”“兩日游”等精品線路,打造“紅色+研學+民俗”“紅色+綠色+體育”等多業態融合旅游模式,讓紅色文化“活”起來,老區百姓吃上了“旅游飯”。武鄉紅色旅游發展道路越走越寬。
為進一步壯大全縣經濟總量,武鄉縣全力支持產業園區建設,堅持上規模、延鏈條、成集群,圍繞12條重點產業鏈,統籌推動傳統產業轉型、新興產業壯大和新質生產力培育,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稀土與鋰資源綜合回收循環利用項目、年產150套智能礦山設備項目年內主體完工;通寶、粵風、格盟等光伏及風光一體發電項目年底實現并網發電;壓縮天然氣收集調壓站及附屬管道工程項目順利推進……一個個“含新量”高的重點項目正在武鄉落地生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