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善于換位思考,走進群眾,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準確了解群眾的所憂所盼。”換位思維對新時代黨員干部踐行群眾路線具有重要意義。黨員干部唯有“身入”群眾、“心至”一線,才能真正體察實情、打開思路,讓己之所為、所能、所想精準對接民之所憂、所需、所盼,在與民“同頻共振”中寫好履職答卷。
在換位中體察“屋漏政失”。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政策好不好、完善不完善,百姓最有體會。從“蹲下去才能看清螞蟻”到“四下基層”,黨的群眾路線始終蘊含著換位的智慧。換位并非簡單行為復制,也要帶著問題導向、講究方式方法。多從民生視角看問題、想問題,把自己想象成服務對象,找準不滿意的事、改進不到位的事、可以簡化的事,耐心診斷制度縫隙里的“疑難雜癥”。善于獲得真實體驗、挖掘真實意見,主動深入一線“明察暗訪”,與群眾建立“信任基礎”,傾聽潛藏在社會基層的群眾心聲,真正找到痛點難點所在,進一步轉化為契合群眾需要的善政良策,讓服務更有溫度、民心更添暖意。
在換位中催化“創新基因”。“領導干部坐窗口”“一把手走流程”等全國各地不同形式的換位體驗正在成為推動基層治理創新基因“催化劑”。面對發現的問題,解決方法不在于簡單地給舊的服務流程“打補丁”,更在于系統地對新的服務方式“再創造”。黨員干部要堅持從被動管理響應轉向主動創新作為,突破“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思維定式,推動個案經驗向制度創新轉化。完善“發現問題—深度反思—系統改革”的全鏈條閉環機制,推動單一問題解決向同類難題破解躍遷,實現治理實踐從“量的積累”到“質的蝶變”跨越式創新發展。在“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浪潮中,黨員干部也要善于依托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因勢利導推出“AI審批系統”“VR辦事大廳”等數字化創新舉措,推動線上線下服務供給雙軌并進、無縫銜接,讓群眾指尖輕點屏幕,即可暢享“掌上辦”的便利。
在換位中校準“初心坐標”。換位是對工作質效的檢驗,也是對作風的錘煉。黨員干部要在換位中強化宗旨意識、為民情懷,堅持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多干雪中送炭的實事,少做錦上添花的虛功。要把群眾的急難愁盼作為工作的行動指南,堅持“幸福有感”的工作基調,心系萬家燈火,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解決好教育、就業、醫療、養老等關鍵小事。要用好群眾感受這把“好標尺”,持續寫好換位“后半篇文章”,把群眾呼聲高、點贊多的好經驗、好做法轉化為好制度,讓自己推進的事與群眾期盼的事“同頻共振”。(作者:高蕓欣、疏葉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