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21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光明日報發表文章《弘揚“紅船精神” 走在時代前列》,首次提出并闡釋了“紅船精神”,闡述了中國共產黨的源頭精神。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黨員干部要傳承與弘揚“紅船精神”,以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續寫“紅色篇章”。
首創精神,“敢”字當先,創新為核。“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從“大包干”到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從“三來一補”到發展鄉鎮企業,從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到福建三明綜合醫改,從“義烏經驗”到“杭州六小龍”……現實證明,只有敢于實踐、勇于挑戰,尊重基層、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才能推動民族解放和國家富強的事業不斷前進。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新挑戰、新機遇,黨員干部要繼承和弘揚首創精神,勇于突破常規,自覺摒棄安于現狀的思想,不斷自我革新,自我革命。
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始終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一部黨的歷史,就是一部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救國、興國、富國并推進強國偉業的不懈奮斗史。一百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為救國而浴血奮斗、為興國而艱苦奮斗、為富國而頑強奮斗、為強國而團結奮斗,取得了開天辟地的偉大歷史成就,推動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面對中國的基本國情和黨的歷史使命,黨員干部要堅持和發揚奮斗精神,以強大的政治定力、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繼續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
奉獻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底色。正如入黨誓詞所講“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共產黨員從入黨的那一天起,就要以身許黨、以身報國,奮斗一生、奉獻一切。從用36年的奮斗開鑿出“生命渠”、兌現“水過不去、拿命來鋪”誓言的黃大發,到把“扶貧路”當作“長征路”、譜寫新時代青春之歌的黃文秀,再到三十七年翻山越嶺、風雨無阻,只為按時把“禮物”帶到百姓身邊的信使桑南才……一代代共產黨人無私奉獻,以實際行動鑄就了“人民至上”的信念。新征程上,黨員干部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回應人民群眾的期盼和需求,努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作者: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