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加快完善數據基礎制度,深化數據資源開發利用,促進和規范數據跨境流動”。數據跨境流動是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版圖、提升全球競爭力的核心驅動力。此前,上海自貿試驗區數據跨境服務中心舉行授牌儀式,《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及臨港新片區數據出境管理清單(負面清單)(2024版)》正式對外公布。一系列創新舉措,在明晰場景定義、降低企業合規成本等方面亮點顯著,為企業數據跨境流動提供了更精準的指引和更高效的服務,極大提升了企業數據跨境流動便利度。
目前,企業數據跨境流動依然面臨諸多亟待破解的難題。在法規政策層面,重要數據的判定與識別標準存在模糊地帶。現行法律法規雖對核心數據、重要數據和一般數據的跨境流動作出了不同規定,但重要數據的定義較為寬泛和籠統,企業在判斷自身采集的數據是否屬于重要數據時,缺乏明確的參照依據,難以準確規劃數據跨境流動的具體路徑,無形中增加了合規風險。從技術與安全角度剖析,數據跨境傳輸面臨著嚴峻的安全風險與技術限制,隨時可能遭遇截獲、篡改或非法訪問,盡管加密等安全措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防范風險,但無法杜絕安全隱患。有鑒于此,推動企業數據跨境流動實現高效合規發展,應從多方面精準發力。
在法規政策完善方面,相關部門應制定并發布重要數據認證相關指南,以清晰、明確的標準界定重要數據和非重要數據,為企業提供有針對性的政策指導。針對金融、貿易等重點行業,率先制定詳細的重要數據目錄細則,確保監管政策與重要數據識別工作能夠同步更新。積極探索形成豁免申報數據出境的負面清單,按照數據重要程度進行逐級劃分,明確不可豁免出境評估的具體場景。不在負面清單范圍內的數據,經過正常審查后即可順利出境,有效簡化企業數據跨境流動流程。
在國際合作與規則制定方面,我國應積極主動參與國際數據跨境流動規則的制定過程,堅定不移地秉持多邊主義立場,堅決反對數字霸權與泛國家安全化行徑,充分兼顧發展中國家的利益訴求。積極在國際舞臺上發出中國聲音,推動構建公正合理的數據跨境流動國際規則體系。加強政府間合作與對話,充分利用現有經濟對話平臺,搭建數據跨境流動國際合作與互信體系,構建多邊對話平臺,增進各國在數據治理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協調政策差異,為企業數據跨境流動營造良好的國際環境。
從技術與安全保障層面來看,企業需要加大在數據安全技術研發方面的投入力度。采用先進的數據加密技術,對跨境傳輸的數據進行加密處理,從源頭上防止數據被竊取或篡改。充分利用區塊鏈技術不可篡改、可追溯的特性,對數據跨境流動的全過程進行詳細記錄和嚴格監管,確保數據的來源和去向清晰可查。建立健全數據出境風險評估機制,構建體系化的風險識別和預警機制,將數據全生命周期納入監管范圍。設立完備的數據出境風險評估指標,全面考量數據出境目的、范圍、方式以及技術保護措施等多種因素。合理限縮數據出境安全評估時限,加強事前輔導,切實提高企業的數據識別能力。此外,還應構建突發安全風險的恢復重建機制,制定完善的備份計劃和恢復流程,并定期組織測試演練,全方位確保數據安全。
(作者系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